第二天一早,日军机群在石门周围地区开始实施大规模侦查、轰炸。奇怪的是,日机并没有轰炸石门城,包括飞机场、车站这些重要目标,日军飞机都没有轰炸。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小鬼子这是认定了自己能夺回石门,不愿意破坏石门的基础设施,免得还要耗资重修。
刘一民和左权睡的太晚了,上午十点多才起床。
睡眠之后的刘一民,连日奔波操劳的疲惫一扫而空,神采奕奕,黑宝石一样的眸子摄人心魄。左权也是这样,经过昨天晚上的交谈,也是容光焕发,举手投足之间自信多多。朱老总和彭老总见了都暗暗纳罕,想不通左权的精神为什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好。
上午11点,刘一民在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军区政委宋任穷陪同下,来到了位于桥西南大街与北大街衔接处的伪石门市政府,举行召见被俘的伪石门市长、原石门商会会长马鹤俦的记者见面会。
参加记者见面会的,全都是日伪报纸的记者。
八路军占领天津、青岛、济南时,那么多的日伪控制的电台、报社,八路军没有枪毙一个记者、编辑,除了没收设备和纸张,对于从业人员都是教育后予以释放。而且,刘一民在天津、青岛、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也邀请这些日伪控制的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刘一民要通过他们的笔和嘴,宣传抗日政策。至于这些日伪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审判,刘一民认为不必操之过急,等抗战胜利后再算总账不迟。
日本新闻机构派驻天津、青岛、济南的记者们就不同了,他们都是八路军的俘虏。八路军不杀他们,没收他们的设备和资产,还得让他们找人担保交罚金,才能被释放。
至于天津、青岛、济南的民间新闻机构,都是受八路军保护的。
我军攻占石门也是这样,日伪报社的纸张、印刷设备能搬走的尽量搬走,对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教育。
日军占领石门时,石门原有的报纸、电台都已经停刊、停播。现在整个石门只出版一份中文报纸,是汉奸组织新民会的陈毅在1937年11月创办的《石门正报》,11月份刚刚改名叫《石门新报》,发行量大约1万份,纯粹是一份添日本人沟子的汉奸报纸,算是新民会的喉舌和代言人。还有一份日文报纸,是日本人田中敏夫在今年8月1日创办的《石门日日新闻》创刊,为日文日刊4版,发行到市内及京汉、正太铁路沿线车站。
除了这两家日伪报纸外,日伪控制的北平《新民报》、《晨报》、《新北京报》、天津的《庸报》等都在石门设有分社或分销处,日本本土的《东亚新报》、大阪《每日新闻》、《朝日新闻》等几十家新闻机构也在石门设有分局、通信部或支局。
日本人之所以在石门设有这么多的新闻机构,主要是因为日本人比国民党有眼光,他们看上了石门的交通枢纽地位,要把石门建成与北平、天津、青岛、济南、太原并肩的华北六大都市之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伪石门市政府顾问片仓滕太郎组织日本专家,制定了《石门市都市计划大纲》,分八个方面进行规划,计划以石家庄车站为中心,往东10公里,向西14公里,向北7公里,向南未定,建设石家庄大都市。也就是现今西到获鹿、东到藁城、北至滹沱河,南达栾城界。
日军规划的石家庄大都市市街区域为:以京汉路火车站为中心东行3公里,西约4公里,北约3公里,南约2.5公里,面积约3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0万。规划区主要是生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较少,保留用地多,禁建区用地多。道路规划系统采用棋盘放射自由式布局,一般采用小街坊方式。主要干道规划宽度30-45米,住宅干道20-30米,一般街道宽10-15米。规划公共建筑项目主要有小学、中学、影剧院、游艺场、体育场、公共医院、市政府、工务局、警察局、邮政局、电话局、商务局、跑马场、公园等;市政公用设施有自来水公司、电灯公司;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桥西。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片仓滕太郎采取了两手抓,一手是在伪市政公署内专门设立了都市计划促进委员会,具体督办计划的贯彻实施;另一手就是在石门大量移民,设立了住石门领事馆,成立了日本居留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