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暗搓搓说句自得的话,就现下这个成绩,太傅那老头估计都要被朕感动地热泪盈眶啦!
杨毅摇了摇头,笑着正要说什么,翰林掌院顾学士就踱步进来了。三人见状,忙恭敬一礼。
顾掌院年约四十许,神情严肃,面上不苟言笑。见了三人,勉励一番之后就给各自分派了新的工作,让主管他们的陆侍讲带着三人下去了。
这陆侍讲是从五品的侍讲学士,一路将他们带到了各自办公的屋子,言简意赅地说了几句工作上的要领就先走了。
三人比邻而居,贾珠让晨星洒扫了一番,就挑了个茶杯倒了水喝。这屋子比起他府里的堪称简陋,就是一间粉刷了白墙的屋子。
里面一应装饰俱无,摆着一套桌椅,另有一处休息的床榻,比家里晚月睡的还窄上几分,看得让人颇是无语。
不过一想到还有二十个庶吉士要在这里住三年,贾珠心里立刻平衡了许多。
等到晌午,三人第一次去翰林院的食堂吃饭,看着和书院相差无几的菜品,贾珠觉着,环境委屈点倒也罢了,这吃食上还是得对自己好点,赶明儿起,还是从家里带饭吧!
说起来翰林院的工作着实不算忙,吴文星主要是向皇帝讲解经史子集,负责起草文书,修撰皇帝实录。
贾珠和杨毅则主要是起草诏书、文书,外加参与经筵侍讲和修纂前朝史书的事儿。
根据贾珠的印象,讲解经史子集的事儿多是由侍讲学士来做,让初入官场的修撰和编修去讲的不多。
毕竟讲解经史子集是面君的大好机会,哪里轮得到他们这些新兵呢!
虽然不能陛见皇帝陛下让他有点遗憾,但这样一来,他也能腾出手来,好好整顿一下族学了。
于是这第一天下了衙,晚上和政老爹、王夫人一起用饭,等丫鬟撤了桌,贾珠就跟政老爹说起了族学整顿的事。
贾珠亲自端了茶给老父亲,诚恳道:“如今咱们族学的事儿,要我说,实在很不成样子。
堂祖父年事已高,虽是秀才出身,可毕竟是旁支,族学顽童多,若是遇着出身显贵的嫡支子弟,自然更难以管教。
且咱家也算是枝叶繁茂,族学里面只有堂祖父一人当夫子,着实力有不逮,管理上自然松懈。
这样下来,咱们族学就成了样子货了,哪里还能培养出人才!父亲当初送儿子去白檀书院,想必对族学之事也是有所耳闻的。
现如今儿子在翰林院,闲暇时间多得很,想着接手族学整顿一二,再找几个靠谱的夫子来,也搏一搏,说不定咱家族学也能教出几个进士呢?
退一万步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就算不科举出仕,至少也得让家里的子弟都读书识字,懂些个眉眼高低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