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离喝虽然为鞑懒夺权帮了大忙,可鞑懒对他却依然有所顾忌,虽然分配给他十万大军,却大多是汉军与其他各族蕃兵,女真铁骑不足一万,即使加上渤海步骑,也才两万出头。这也好在撒离喝统兵能力超强,又从不搞民族歧视,才能驾驭得了那么多异族军队,要是其他人,早就不战自乱了。
尽管兵力优势并不明显,金军自身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但撒离喝依然充满了信心。想当初他手下只有那么点人的时候,依然极少吃亏,何况是现在统率大军呢?然而,这位天下最擅长保存实力的名将,却不知道他的老对手吴璘为其专门准备了一顿令他终生难忘的接风宴
话分两头,由于赵旉的尽力约束和他长期以来的潜移默化,卫军诸将与特区的主要官吏无一在赵构受困时落井下石,这令其对特区更添好感。再加上赶往泗州的路途中所见到的繁荣和生气,赵构从此进一步加大了对特区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赵旉许诺在原定的上缴税额之外,再加付一成,而且直接送进赵构的内库之后
虽说需要出点血,但赵旉在这次意外的变乱之中获益良多,因为赵构答应从此以后只要儿子不愿意,便不会从中调人,也即是说特区的人事权完全独立;而且赵构还同时许诺,只要是卫军打下来的地盘,都归特区管辖,准许实行与大宋其他地区不同的各项制度,这更是令赵旉干劲大增。
当然,那些新地盘也得按照老规矩缴钱(在儿子的长期影响下,赵构对钱也越来越斤斤计较了。),不过赵旉在其中玩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说的是“打下来的地盘”,而非“收复的地盘”,以后的自由度可就太大了
皇帝对太子如此放心,摆在其他朝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说到底还得感谢赵构得了不育症。因为反正早晚会将皇位传给赵旉,所以赵构并不在意儿子的势力越来越大,反正赵构权力欲也不算强,如果儿子急着想要皇位,那么让给他就是了,犯不着为此搞得父子反目。不过除此之外,宋代皇权不重,而且除了太宗皇帝颇为可疑之外,赵宋皇族内部较为和睦,没什么争斗的传统,也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然而,赵旉虽然从这次变故中收获甚大,但得到最多好处的却另有其人。秦桧那封写给鞑懒的密信在风波渐平后对赵构公开了,理由自然是为了救出皇后千岁,秦桧说自己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如此不知道金人还要将皇后娘娘羁押到什么时候,想不到这却为官家带来了如此大的麻烦,实在是罪无可恕。
谁知赵构虽然对秦桧瞒着他自作主张有些不悦,但心底里对他却颇为感激,因为不如此,邢秉懿恐怕真的永无归来之日。归根到底,赵构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只要没有危及他生命的可能,国事是远不及家事重要的。
所以虽然因为秦桧的诡计搞得国家大乱,但在危机渐渐过去后,赵构反而更记着秦桧救出爱妻的恩情,从此愈发觉得此人实在是“忠朴过人”。但他却不知道,秦桧正是已经摸清了赵构的性格,才敢冒险将事实说出来,而他的计策也因此两边卖好,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
再加上此时南宋的统治正因官吏大量辞官而受到严重冲击,对于秦桧这样的干才,赵构自然会更加重用,很快便再次任免秦桧为参知政事。而像上次担任宰相时解决粮价高涨一样,秦桧拜相之后再次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危机处理能力
靠着高超的口才,秦桧说服了不少能吏复职,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很多衙门依然因为人手不足而无法正常办公,甚至还有主职副职全都不在的情况,中枢和地方官府的运转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秦桧却并不担心,大宋如今国势日盛,又不是当初君臣一起下海逃难的困难时期,还怕找不到愿意当官的?
秦桧按照“唯财是举”的原则,暗中卖官售爵,很快便将各大衙门的官吏缺口全部补全。不但大宋朝廷恢复了稳定,他秦相爷也因此大发了一笔横财,身家愈发丰厚。虽然这些买官的家伙素质参差不齐,道德水准更是令人心寒,但也比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要好,而且秦桧还适时地抓一下典型,将那些干得太过分的家伙和他眼中的“白眼狼”处理掉,不但平息了民愤,并且再次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