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文官说着说着就要联名上书。王永胜连忙到上书房禀告。
“你去带上侍卫把这些人轰出去。传朕旨意,今后朝堂之上不得再议印度之事,朝官私下非议者定当严办”朱显波不明白这些榆木脑袋为什么这么不开窍。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惹恼皇上。
不一会王永胜回来复命。
“你说这些书呆子怎么就那么顽固呢?”
“奴才以为是皇上惯的。”
“什么?倒成了朕的错了,新鲜,你说来听听?”
“皇上自登基以来广开言路,朝中百官都深有感触。许多官员都是皇上不拘一格提拔的,他们习惯了皇上的英明神武和平易近人。却渐渐淡忘了皇家的威严和君臣礼仪。”
“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
“严惩为首者,以立圣威。”
“胡说八道,王大人是政务院副相,朝中重臣,朕的岳丈。”
“老臣只知道君是君,臣是臣。纵使皇上有错,王大人等也不该闹完上书房接着闹朝堂。”
“纵使?那朕到底错了没有?”
“奴才不敢妄加评论。”
“今日朕恕你无罪,你大可畅所欲言。”
永胜显得十分为难。
“说!”朱显波有点不耐烦了。
“奴才以为皇上宏图大志,群臣该誓死拥护。只是前朝大元疆域比如今的大明还广阔的多,但百姓生活却不见好转。王朝统治也没有延续多久就分崩离析。”
“这么说来,你也反对朕出兵印度?”
“奴才不敢!”
“那你什么意思?”
“奴才以为皇上的圣明自然不是成吉思汗等草莽可以比拟的。但如今我大明疆域东西、南北距离跨越上万里。就算千里马日夜不停,往返京城也需一月有余。如若不适时的巩固朝廷在各边的统治,难免会有心怀不轨者从中作乱。”
“接着说。”朱显波觉得这王永胜还真不简单,不愧是皇上身边的人。说起话来不比王承恩差。
“王大人也许担心的正是这些吧。皇上可以边大张旗鼓啊的进行移民戌边政策,一边派戚宏亮都督等择机进入印度。朝中大臣若再有上书进谏者,皇上可先答应他们。正如皇上跟王大人所讲的一样,欧洲列强一定不会满足与印度的。只要他们胆敢动手,相信朝堂之上便不会再有人反对皇上对印度用兵。”
“你小子够阴险的啊,你是想让朕先派人去印度捣乱,挑起事端吧。”
“吾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