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么会是他,怎么可能是他?
李玄宗,乃是当今武当派的长老,也是武当派开宗祖师三丰真人张全一少数几个还存活世上的亲传弟子之一。
张三丰真人不但武学博大精深,创立的武当派威震江湖,江湖上有“拳出少林,剑归武当”之说,而且此人精通道法,据传曾经死而复生,懂得长生之术,乃是得道的高人。
他一生淡泊名利,最是不喜欢与官府朝廷打交道,一心修行,推广道教。洪武初年间,太祖皇帝朱元璋闻知张三丰已经一百三十岁了,以为异人也,下诏召见,以求长生之术,张三丰却拒不出山。太祖又派遣使者上山寻访,遍寻不见。
到了永乐年间,当今皇上朱棣也数度派人相召,甚至特意命大学士胡广来武当山暗中查访。才得知张三丰因不胜烦扰,几十年前就已经离开武当山,四处云游,不知所踪了。
如今天下依然时常有着有人见到过张三丰真人的传闻,不过真真假假,谁也不知道他的仙踪何处,算起来,如今他应该已经在一百六十岁开外了。
如此一个一心清修,视名利如浮云的仙人一般的人物,他的亲传弟子,理当也是一个清高孤傲,仙风道骨的出尘之人,怎么会,竟然会归附朝廷,成为皇帝身边的护卫之人?
唐太公完全无法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面对着他的惊讶,李玄宗却只是淡淡的一笑,反问道:“很奇怪吗?为什么贫道就不能为朝廷做点事情?”
唐太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可是为什么?难道你也是为了那个神秘的宝藏而来的?”
李玄宗摇了摇头,说道:“你们所说的那个什么宝藏我并不清楚,其实对于皇上所谓的什么伟大的计划,什么天下美好的未来,我也半点都不关心。我这么做,自然也不是为了我自己的什么高官厚禄,锦绣前程,我所为的,就只有一样,那就是武当。”
唐太公不太明白:“武当?武当乃是修道之地,为什么要牵涉进这俗世之中的恩恩怨怨里来?”
李玄宗叹道:“武当虽然是修道之地,贫道虽然是修道之人,可是修道避世,却到底没有成仙,终归没有能脱离尘世。世间之事,虽然复杂多变,却万变不离其宗,世间之道,也是殊途同归,归根结底,儒释道原本也道理相通。”
“儒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讲求的是王治。而我们道家讲求个人清静无为,天下无为而治,却也从来没有反对过王治。而皇帝,就是如今的王。不论承不承认,其实武当派未来的兴衰荣辱,道教能否发扬光大,其实完全也取决于皇帝的一念之间。”
“无论是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令儒家学说鼎盛一时,还是唐代的推行佛教,令佛教这样一个舶来品得到蓬勃发展,兴盛于天下,其实都取决于当时皇帝的推崇与否。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所以,今后武当能否成为道教之宗,道教能都成为全国推崇的国教,自然也
取决于当今皇上的心思。贫道既然还未能成仙,不能脱尘,自然也难免会被这红尘俗世所扰,为了武当,为了道教,听命于当今天下的王,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他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似乎说得很有道理,倒令得唐太公一时之间无言以对了。
唐太公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我总算是明白了。”
李玄宗问道:“你明白了什么?”
唐太公说道:“难怪最近听闻皇上在兴建新都北京皇城,国力耗损巨大的情况下,依然准备调集军民三十万,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建造什么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的如此浩大工程,如此的厚待武当派,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李玄宗笑了笑,并不否认。
唐太公哼了一声问道:“既然王全他学剑十年,这么说来,十年之前你就已经投靠了皇帝?那时候他还只是燕王,一个小小的藩王而已,何以你便认定他就是今后天下的这个王?”
李玄宗叹道:“这还是因为贫道认识的一位朋友,十年之前他便断言当今皇上将为天下之主。”
唐太公问道:“此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