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啦 > 玄幻奇幻 > 吸血鬼就是吸血鬼 > 第二十五章 中部森林大屠杀

第二十五章 中部森林大屠杀(1 / 2)

<p>(猫扑中文)而在看完了这些之后。怎么对付森林哥布林,我已经有了准确而且很方便的战术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帝国可以在这一战中击杀数量足够的森林哥布林。保证帝国近百年的太平。

这个计划非常简单。简单到让我很惊讶:“为什么在我之前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些呢?”以及注定的在这之后有失败者会不甘心的想:“切,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在那时候的话,我也能想到这些。”这两点。

那就是,在散步战争消息,让森林哥布林们提前做好准备,聚集越多约好的数量。然后等他们聚集了足够多数量的军队之后,就撤退,主动的战败几场。让对方得意忘形的彻底离开森林地形。深入帝国境内。然后集中兵力,将它们的退路封死。全部歼灭。

这个战略非常容易执行。并且按照森林哥布林那异常白痴的智商。想要执行这个战略似乎并不是很困难。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这两点”的缘故。不过当然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无所谓的。我并不在乎我成为神祇,基本不能履足现实世界之后,那些人会怎么说我。事实上那毫无意义。

很快的,事情便向着我所想象的方向发展了。在一遍遍的重复着帝国即将派遣大军进入中部森林地区扫荡之后。那些为了三瓜俩枣连灵魂都不要了的人类密探便将这些消息不断地传入森林中,从那些森林哥布林手上换取它们掠夺来的金币。又或者是森林矿场中敲出来的黄金原矿与宝石原矿。在这铺天盖地的说辞之下。森林哥布林们惊慌失措。四处乱蹦乱跳。随后大批大批的聚集在一起。

在一场又一场的动乱之后,经过几场斗殴。一批最强壮的森林哥布林的军阀们乘机扩大了自己的地盘与兵力。随后不得不与其它军阀达成了妥协。于是一支七拼八凑出来的乌合之众的大军就这样诞生了。

在这个时候,数量对于森林哥布林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潮水,山洪,移动的森林。这种称呼才符合它们现在的情况。这简直就是无法形容,无法理解的数量。很有可能它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几百万。又或者干脆它们的数量就超过了一千万。这简直就是无法理解的。

所以说这里要提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题外话。就是前一段时间曾经流行过的末日题材(可能现在也在流行?)。别的不说。很多的书里面都描写有几百万(可能有几千万?)的丧尸在平原地形上击败了上百万军队的场面。这让我相当不理解。在当年机枪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几挺马克沁就能阻挡住几万非洲土人的进攻。而在一战时期,凡尔登绞肉机中使用机枪的德国兵一天就击杀了几十万法兰西二百五。当时的报纸惊呼狂笑“我们终于发明了一种最有效率的屠杀人类的方式了”。这还是与普通人类作战。甚至说是那些有着战术素养的士兵的战斗。都能打出这个结果来然而,

然而在科技力量成长到那个程度上的今天。拥有大批全副武装的职业化部队的今天。为什么这样的军队在面对移动力比正常人类还慢很多的丧尸的时候还会被突破阵线呢?大规模的火炮覆盖轰炸呢?火箭炮的密集轰炸呢?天空中的重型轰炸机呢?机械化军团的碾压呢?可以轰平几公里范围内的战术导弹呢?我觉得上述任何一种东西都能够将那些丧尸或者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打的渣滓都不剩下。而如果一齐用上了肯定能把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连他老妈一起日成溺器。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人类莫名其妙的被突破了阵线。那些跑的绝对没有武装直升机快的什么速度型僵尸这个扑那个跳的。人类的阵线就这么被撕开了。遭受了上述重火力的轰击。原本应该连个渣滓都不剩下的丧尸大军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了机枪、自动步枪以及其他单兵轻武器的射程之内。在这个时候一发就能把人拦腰斩断的重机枪子弹,各种威力大的丧心病狂的“单兵”轻武器一齐开火。他们的尸体铺了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如果按照正常状况可能全世界的人类一齐变成丧尸然后一齐放到对面去可能都被它们给杀光了。但是书中描写它们却仍旧步履蹒跚的日穿了pla的防线。

这不科学。

所以说在本书中我会尽量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你看现在。帝对面是超过几百万的哥布林。而帝国只是派遣了一个师团,也就是两万人的部队。不过第八师团的编制比一般师团大一些。但是也不会超过三万人。这差不多是几百比一的人数对比。这个貌似是要比几百万丧尸对抗pla更带感一些。但是实际上不是。因为在帝国扎稳了口袋并且发动攻击之后。就好像往烧得滚烫的焚尸炉里面铲一铲子雪一样简单。那些哥布林很快就被消灭了。

师团直属的陆军航空难。两百架轰炸型金属鸠破空而出。随后打开投弹仓。一枚枚重达二百公斤的重磅炸弹,燃烧弹,凝固汽油弹将清晨。仍旧处在睡梦中的哥布林们惊醒。同时也将它们炸上天。在这场惊喜派对中。帝国还动用了一枚刚刚研究成功的烈焰战术导弹。这枚使用魔法符文计算器计算弹道的导弹不负众望。将森林哥布林最强大部落的头领所在地。连同那个军阀的上万大军一齐变成了焦炭。

最新小说: 以爱为名 自古颜控克病娇 明知故婚 强取男主后发现认错人了 经年烈酒[破镜重圆] 仙笼 漂亮小瞎子也要被炮灰吗 穿越两界的杂货铺 晨昏界限 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