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抵达京城时正好是正月十五这天,总理大臣戴兰芬亲自率领总理衙门的官员迎接到了京城外十里外。
罗伯特一到,一队吹鼓手鼓乐齐鸣,热热闹闹的把罗伯特迎上了轿子。
回程从永定门入了城,这一天的京城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来人往。沿途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的人群,拥挤在各种小吃摊的群众,围着捏泥人的小孩,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让罗伯特大饱了东方情调的民风民俗,给罗伯特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影响。
从正宫门进入长春圆,经过澹怀堂的一组庭院建筑,过北面的长桥到达中央大岛,在岛上略略浏览了一下假山石阜,过了含经堂、藴真斋,往西到了海岳开襟,罗伯特再也按耐不住,在湖边向着前方水中的建筑左右观望,只见一组建筑建立于水中央,其台基为圆形,分上下两层,汉白玉石凭栏围绕。台上建三层楼宇,层层叠叠,重檐楼阁,富含东方蕴味的建筑让人百看不穷,那台上的四面各一座牌楼与主建筑交相呼应,将整栋建筑凸显的玲珑婉转,浮想联翩。罗伯特禁不住欢呼起来。
在海岳开襟留恋一阵,队伍从恩永斋绕道走向西洋楼。一路上罗伯特停停走走,尤其在谐奇趣主楼南边的大型海棠式喷水池前,罗伯特欢喜的看着池内设有铜羊、铜鸭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久久不肯离开。过了保春寺,离西洋楼还有一定距离,罗伯特再次欢喜起来,这不仅是西洋楼前的大水法吸引了他,更是因为他听到了西洋楼的殿堂里传出的英国口音。
在戴兰芬的引领下走进恢弘的西洋楼,罗伯特看到了屋子里有许多的人,他们中有东方人也有欧洲人,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正中间一位穿着明黄色勒金龙袍的中年人,这人穿戴明显的不同于一般的东方人。看上去这人明显的具有一种习惯于指使别人的气质,罗伯特猜想这人就是中国皇帝吧。
***********************
为了迎接罗伯特的到来,刘寄邀请了各国公使到圆明园西洋楼聚会。
等待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罗伯特终于出现在西洋楼的门口。刘寄高兴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看着走进屋子的罗伯特,他向身边的林阿适说道:“替朕招呼这位来自英国的尊贵客人。”
林阿适上前热情的与罗伯特招呼起来,并把罗伯特带到了刘寄的身前。罗伯特以觐见英国国王的礼节参见了刘寄,在林阿适的翻译下。刘寄又将罗伯特一一亲自介绍给了各国的公使,这些来自俄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普鲁士等国的公使都很高兴借着罗伯特的光到了圆明园中一饱眼福,其实不止于眼福,他们口中的皇家美食也让这些老外赞口不绝。英国公使杰克和罗伯特很高兴这种相见,两人热情的招呼了起来。
因为惦记着铁路的事情,刘寄在最初的接待仪式后便离开了。
回到圆明园四宜书屋,刘寄忍住了将正在过元宵的包世臣叫来的想法。自个思索起来,到底先修建那一条铁路为好。四条铁路里,经济和军事并重的是京广线,军事上最迫切的应该要算京(城)-库(伦)线,修通了京库线,外蒙基本就稳定了,今后收复大泽(贝加尔湖)便是指日可待了。不过算起来,京城到伊犁也很重要,沿途经过的西北重镇都将得到巩固。这样看起来,京城到雅克萨一线倒可以稍微缓一缓。那其它三线到底先修那一条呢?思考了一阵,刘寄还是倾向于先修京广线,因为这条线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而且能联结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富庶地区,对国内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了选择,刘寄自地图上兴致勃勃的规划起来。
一下午很快便过去了,戴兰芬来到屋外时,刘寄仍然沉浸在地图上,在地图勾画着应该用铁路联结城市。
原本进来禀报戴兰芬求见的曹进喜见皇上仍然在思考着,便不敢打搅,自个站在一边。趁着刘寄取水喝得机会,曹进喜才报道:“主子,总理大臣戴兰芬求见。”
“来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