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秀和武旦刚出了凌烟阁,到了湖边小桥旁,突听得从阁里传来皇帝的暴吼声:“没听见吗?朕说的是都给朕滚!”
只觉得被武旦拉着的手猛地一疼,接着李成秀就感觉自己不由自主地就朝前奔去。一路奔过了木桥,偷偷地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得皇后捂着面从凌烟阁中奔出,一路的低泣。
“走,赶紧走。”李成秀催促着。
来的时候是一头雾水,却是满怀着希望,回去时就只剩下满地的寥落了。
武旦失望、疲惫有李成秀陪着他,可皇帝的愁苦又能向谁人诉说呢?
于皇帝而言,当皇帝并非他所愿的,他一直都只想做一个富贵的逍遥王,读他的诗词歌赋,修他的长生大道。哪晓得天意弄人,先帝竟立了他做太子?
在别的人看来,本没有一点希望的他当上了太子,然后顺利地坐上了帝位,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可是皇帝却觉得,这是天底下最重的负累。
既是天意,那他便顺从。只是,老天爷为什么要给他那么多的考验呢?——他一直都当这是老天为他修长生设的考验。
偌大的后宫,殿宇无数却是无处可去。
偌大的后宫,妃嫔那么多,却是无一人可说心里事。
皇帝寂寥地走在宫道上,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小院,拖着疲惫的双腿走了进去,进了一间屋,看到了一张榻,榻上躺了一个人,他闭着眼睛,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他的到来。可是,皇帝莫明地觉得心宁,满满的苍凉里掺了一丝的暖意。
☆、第227章:
在门口停住看了一会儿榻上的人,皇帝轻轻地走到了榻前,在榻前的脚踏上坐了下来,疲惫的身躯靠在了榻上,闭着眼睛一声长叹:“冯英啊,你说朕怎么这么累呢?”
没错,躺在榻上的正是差一点被武旦揍死的冯英。
听得皇帝的话,榻上的冯英睁开了眼睛,其实他早知道皇帝已经来了。冯英没有答皇帝的话,只是轻轻地看着皇帝。
皇帝偏过了头,对上了冯英的眼神,二人相视一笑。
“冯英,你觉得太子怎么样?”皇帝笑着问冯英。
“奴婢听说咱们北都也闹灾了是吗?”冯英没有回答皇帝的问题,反而问了皇帝一个问题。
所谓的北都,便是并州,也有称之为晋州的,也称晋阳,早在李唐的时候它便是北都,只因李唐兴于晋阳。武则天祖籍是并州的,所以它也成了大周朝的北都。
“是。”皇帝回答,他说:“听说闹得还很凶,被下头的官府给压下了,不知道能压多久。朝臣们怕关中生变,建议尽快迁都洛阳,一衍也说七月前若不迁都洛阳恐有大凶。可是太子不同意,他改‘迁’为‘幸’,太子妃连游幸都反对。”
“太子妃参知政事了?”冯英有些吃惊。
皇帝笑着说:“那孩子颇有几分灵性,朕想看看她在朝上有什么表现。”微笑变为苦笑,“只是没有想到,她第一回上朝便送给朕了一个大礼,反对,全盘地反对!呵呵,朕算不算得是自作自受?”
冯英点了点头,道:“陛下严重了。”一顿,又问道:“看来陛下是主张去洛阳了,皇后娘娘呢?她是什么意思?”
“皇后?”皇帝一声冷笑,道:“今天王家人又闯祸了,在早朝上,太极殿,当着满朝上下的那么多人,王铣清把侯方奎给打死了!就因为候方奎是支持太子的。”
听了皇帝的话,冯英默了默,言道:“陛下问奴婢觉得太子如何,奴婢觉得太子仁孝可嘉,忠勇可嘉,仁义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