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神鬼,已经从最终的追求,成为了真君的五炁。
乃至于此刻,业已登临更高的视角,已经窥见了这一道路的风光。
这才知道,往日老师之赞叹,或许只是因为“以不曾成仙的境界,说出了这样的见解,委实是惊叹”,而没有说出的话却是,人会成长,会伴随着前行的道路,对于万物都有更多的理解,有更高的领悟。
于万事万物如此,于大道亦如此。
大道徐行艰难久。
怎可以止步不前?!
若是而今之我,对于道之领悟,仍旧和年少时候一样的话。
这些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岂不是,蹉跎光阴?
而今的青年道人垂眸,对于年少时自己窥见之道做出了评断,语气温和道:“如此,则帝境可成,大品有望。”
“然天为何天,地为何地,以何为主?以何为辅?”
“谁人为主,谁为辅,以内景天地,囊括大有,又如何一己化六界?”
“强行镇之,而非御之,非御之道;牵连过多,超脱无路,非清之道。”
“只如亢龙冲天,虽气势磅礴,立意高猛,却过刚易折。”
“有望于大品,却断绝于御清,若只是如此行之,则终只如天界之火曜,西方之佛国,前路已断,回头无路,大品之力,已是极限。”
“不过,下乘!”
齐无惑道出了这一句话的时候,前方少年时自己的模样微笑散开来了。
【对面之我】,再度叩问此心,身躯微前趋伸,且自言,语气平和,声音却似乎变得更大,有风雷声,道:
“若如是,以二鼎之威,已经可以令人之炁大成,可令五炁回转。”
“若且先纯化自身之炁,令其流转于内,乃待天下一统,人间大化,九鼎合一,重现太古之风,合此大势而成。”
抬起手指了指天穹,语气平和从容,道:
“以人为主,而天地为辅。”
“神鬼归附。”
“登天阙而证万古,一念显化,六道景从,等到大成之时,则可照耀三千世界一片清净自在,如何?”
道人沉默,这几乎已经是他现在可以见到的最好的道路了,也是原本的推断和选择,也是先前伏羲所说的,没有走出无为无不为之道的齐无惑会最终走出的道路。
但是在现在这御的视角看来,虽然是圆满,但是却还是不够。
只得此刻圆满。
可以定大品之基。
如是者,至少可以走到那煊赫六界数个劫纪的司法大天尊之位格上。
若是步步前行而不停。
则可以走到三位师兄所在的境界上。
齐无惑的心中犹如一念澄澈,映照大千,没有丝毫的评断或者其余诸念想,也只是缓声道:“如此,也只如同中乘而已……”他对着这一条直抵着六界最顶尖境界的方向做出了自己的评。
而他并未曾刻意地去回忆,所以忘记。
现在这个状态的他,对于这一条道路的评价。
和当年引他入道时的老师对于玄都大法师所行之道的评价,一般无二。
只得中乘!
下乘之道和中乘之道,皆已道出。
就如同斩却了驳杂之枝,主干自然浮现;破去虚妄,最终的大道方才出现在眼前,斩去了自己少年的道路,斩去了经历一切之后的自己本来会做出的最强选择。
最终的道路出现在了齐无惑的心中。
这個念头和想法,越发清晰,越发宏大,在内心之中震动。
自我叩问自我,何为上乘?!!
何为最上乘?!
其实答案已经就在此心此行之中了,只是行走大道的时候,容易被诸多外相遮掩了目光,齐无惑忽而想到了先前自己和金蝉谈论佛法和道法的时候,自己对于佛法提出的说法。
说大乘佛法所谓的渡化苍生只是让传法者成佛。
难道叩问大道,只是叩问旁人吗?只是严格要求别人吗?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真求道者,是忘道;当真求此身超脱,独不可以只求自我之超脱。
道人开口,回答:“先前所言,只是立道。”
“只独自超脱之法,虽然已经臻至于独自超脱之道的极致,却仍旧不足以为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