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就连张太后都蒙在鼓里。随着勤政殿中一纸诏令,通告女帝将在全国范围内择一佳男为夫,凡未婚有德之男皆可报名入选,张太后倒提的一口气便彻底放松下来。
她的孩儿终究没有令她失望!张太后默默地在佛龛面前跪了下来,双手合十匍匐于地,她祈求佛祖能保佑大夏风调雨顺,百姓安康,祈求李氏天下能够江山一统,万古长青,除了这两者之外,她亦祈求佛祖能够保佑她唯一的孩儿皇位巩固,平安喜乐。若说前者是她作为当朝的太后,李氏的媳妇应该尽的职责,那么最后那一点,却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由衷的肺腑之言。
她希望从勤政殿出去的那一纸诏令是出自李婉华的本心,希望是皇帝真正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而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然而她却不敢去问,她生怕得到的答案并不是她想要的。可是即便如此,事情不是正朝着她最盼望的方向发展么?
“影月,只要你为我大夏朝诞下一儿半女,今后无论你想跟谁在一起,母后都会义无反顾地站在你身边。”,张太后在心底默默呼唤着李婉华的乳名,暗暗在心底发誓道。
此时,前面朝堂上的各路人马亦被这一纸突如其来的诏令所惊。前几日,这女帝尚且因为此事而对中书令王延松大发雷霆,这才几日呀,这盖着万几瀚辰之宝大印的择夫诏令便从勤政殿传了出来,这变化之大,反复之快,真可谓是圣心难测。
不过不管如何,这女帝突然松口同意择夫,总归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好事。当下,以中书令王延松为首的催婚团顿时摩拳擦掌,不多时便已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自通令全国普选,到准备大婚事宜,真可谓是马不停蹄,如火如荼。
而就在全国上下因为女帝选夫事件集体狂欢的时候,这一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女帝李婉华却日夜憔悴下来。每一日,她除了处理政事,便是喝酒,有一次,鹿儿和鹤儿实在看不下去了,壮起了胆子将酒杯从她手中夺了下来,却听李婉华幽幽地说道:“朕只有醉了,这颗心才不疼了。你们连醉都不让朕醉,难道真的要逼死朕才甘心么?”
只此一次,鹿儿和鹤儿扑倒在地,痛哭失声。从此她们再也没有夺下过李婉华的酒杯,随着皇夫人选范围的逐渐缩小,随着大婚日期的渐渐临近,李婉华的酒越喝越多,她的眼睛也越来越黯淡,然后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日子一天天临近,犹如一头无形的巨兽慢慢将自己吞噬殆尽。
李婉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过这场劫难,是的,在旁人眼中花团锦簇的佳话,在李婉华眼里,俨然简直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催命符。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熬过这一关,亦不知道即便是熬过了这一关,她的人生又会变成怎样?
这些日子来,她没有一天不是疯狂地想念凤鸣宫偏殿中的那个人。她唯有不停地用酒和繁忙的政事牵制自己,方能暂时阻止那蔓延的一塌糊涂的思念。她不敢见她,她生怕自己见了那个人,便对自己狠不下心,江山社稷、子嗣香火,已经化作了一副浓重的枷锁,牢牢将她锁在乾元殿的皇位之上。她生怕自己再见那个人,便不甘为这枷锁所困,她不敢冒这个险,只因为她对自己仅存的理智着实没有多少把握。
离殿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张太后终于感觉到皇帝的异样,这一日,就在李婉华如往常一般前来向她请安时,她惊讶地发现这短短几月功夫,她这原本风仪卓著的皇儿,俨然竟成人比黄花瘦!
张太后一惊之下,几步便从凤座上走了过来,她一把拉住李婉华的手腕,却惊觉掌中的玉腕已经几乎瘦成了一把骨头!她再定睛一看,原本合身的龙袍如今竟也便的松松垮垮,可见这龙袍下的身子,会瘦成什么模样!
张太后这一惊非同小可,她猛然转头看向鹿儿和鹤儿,厉声道:“你们怎么伺候的?皇帝都瘦成这个模样了,你们竟没有一个人来向哀家禀报!哀家将皇帝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么伺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