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啦 > 玄幻奇幻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247章 怎么是你?大宋真小

第247章 怎么是你?大宋真小(1 / 2)

第247章怎么是你?大宋真小

公元1041年新年刚过,大宋皇帝赵祯改元庆历。

此时与西夏、辽国战事已定。

外患刚除,解决内忧的问题自然也就提上日程。

在外交上,赵祯派人出使高丽、日本,携刚败辽朝之势,扬大宋国威。

在军事上,西北、河北依旧屯兵数十万,用于威慑辽国和西夏。

在改制上,赵骏推动景祐改制,以政制院为核心,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官场上下级秩序。

在经济上,改革了国有榷场制度,推动了私营化改革。

在教育上,于汴梁建立起多所现代化学校,以教授儒家经书,以及小学到初中数理化知识。

不过这些还只是皮毛,真正的大范围改革还未开始,一切要等范仲淹正式主持新政。

正月十九日,今天上午赵骏刚刚在政制院参加了最高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

讲话内容很简单,随着战事已定,改革内部忧患在即,每个政制院成员都要做好准备,迎接新的风暴到来。

并且他安排了任务以及主抓方向,如吕夷简、王曾、盛度、蔡齐、宋绶、晏殊主要处理全国政务为主。

贾昌朝作为政制院同知,还兼任教育部尚书,就要推广全国教育发展,在全国各地兴办新式学校,主持数理化改革。

李迪作为刑部尚书,其实也是后世司法部部长,就要重新制定大宋法律,坚决依法治国、有法必依的理念。

礼部尚书蒋堂和张士逊则主要抓吏部、审官院的全国大小官员升迁,以及御史台、谏台纠察之事。

范仲淹更不用多说,要主持新政改革。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安插人手,将改革大将放在重要部门,推动改革的发展。

而新年第一个改革那自然是吏治,吏治由两点组成,一是明确官员职责,二是对官员的职责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达成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官员的任务是恒定的,以治理好地方为主,通过对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和标准进行衡量,以此查看这名官员是否合格,是否做到了分内之事。

那么负责核查的人员是谁呢?

自然是御史台。

谏台的人比较少,主要是对宰相以及皇帝进行纠察和规劝。

御史台不仅人多,负责的范围广泛了许多。

景祐改制之后,又增加了御史台的人手,并且还在全国各地设置御史司。

明朝张居正的考成法主要由六部和都察院来办,宋代的考成法也由各个部门以及御史台来办。

同时在各部部门内部设立纠察部门,与御史台进行通力协作,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

那么这些人手肯定要安排信得过且秉公执法的人,否则让英雄去查英雄,让好汉去查好汉,那不是扯淡吗?

于是在改革前夕,范仲淹调余靖、尹洙、欧阳修、蔡襄、李紘、王质、王洙等人入御史台,并且撤换了不少御史台中不合格的御史,换了许多刚正的御史进来。

而不止是范仲淹,赵骏也安插了人手。

他这几天挺忙的,清晨开朝议,上午政制院处理政务加开会,下午又要去接见亲信。

王素、杨察、杨告、赵抃、陈希亮等人,今年陆陆续续入京了。

从去年开始,调令就发了下去,最先到汴梁的是宿州知州王素,他因政绩,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

宋代御史台一直处于位卑权重的情况,自正八品殿中丞到最高级别的正五品御史中丞,都没有跨入四品大员的地位。

景祐改制之后,各品级与官位挂钩,御史台被调为直属政制院,与诸部同级,且加观察候补同知衔。

若不加观察候补同知为从二品,加了就意味着御史中丞的品级升到了正二品。

同时御史中丞佐官侍御史为正三品,接着殿中侍御史从四品,左右巡检使正五品,廊下使、监香使从五品,监察御史正六品,监察御史行里从六品,殿中丞为正七品,还有从四品到正八品的地方留守御史。

赵骏前几天接见了王素,向他勉力了几句,告诉了他未来要承担的责任。

之后又接见了杨察、赵抃、陈希亮,三人根据原来的官职有不同程度的升迁,分别是监察御史,监察御史行里,以殿中丞,全都入了御史台。

唯一没进的是杨告,杨告原来就是正四品发运使,再提拔进御史台,就只能做正三品的侍御史了。

但侍御史是御史中丞的佐官,只有两个名额,被范仲淹弄给了蔡襄和尹洙,赵骏就没打算跟范仲淹抢位置,就把杨告安排进了吏部做正三品吏部侍郎。

等到十九日这一天,赵骏又接见了苏涣。

苏涣也是他颇为欣赏的官员,他作为正五品祥符县令,这两年政绩出色,便打算将他提拔为殿中侍御史,疯狂往御史台塞人,为新政做准备。

赵骏并没有召苏涣过来,而是直接前往了祥符县衙,一是突击检查一下,二是他喜欢这样四处走走。

一路进入祥符县衙内,苏涣得知消息,连忙过来迎接。

“下官见过知院!”

县衙大院内,苏涣和另外一个三十上下的男子向他拱手行礼。

赵骏点点头笑着说道:“公群,忽然打扰,希望没有妨碍到你办公才是。”

“哪里的话。”

苏涣笑道:“知院光临,蓬荜生辉啊,快,知院请进。”

赵骏就进入了内堂厅中。

他没有坐在主位上,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

他不坐主位,苏涣更加不敢,先向赵骏拱拱手,坐在了他对面的第二个下座上。

“这位是?”

赵骏看向站在苏涣旁边不敢坐的男子。

苏涣介绍道:“这是下官亲弟,名叫苏洵,字明允。今年大考,他进京考试。”

“洵见过知院。”

苏洵连忙向赵骏拱手行礼。

“哦?”

赵骏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道:“你就是苏洵?”

苏涣之前来汇报公务的时候,还把苏洵的文章拿过来给他看过,到时候赵骏夸赞了一句,没想到这么快见到本人了。

“正是草民。”

苏洵又见一礼。

赵骏笑道:“坐下吧,你兄长把伱的文章给我看过,写得很好,听说你还洞悉到了我的策略?”

苏洵坐到了苏涣旁边,听到赵骏说起这个,红光满面道:“知院那一手妙计,可谓是神来之笔也,令辽国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乖乖与我们和谈。”

“哈哈哈哈哈哈。”

听到苏洵的吹嘘,赵骏乐得合不拢嘴道:“微末之伎,登不上什么大雅之堂。”

“非也。”

苏洵连忙说道:“此乃堂皇大计,千古奇策,令人不可违背的阳谋,绝非什么微末之伎。”

说着他又道:“我曾写过文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辽人如秦,大宋再添岁币,正如六国赂秦,赂秦而力亏,届时无非就是让辽人继续强大,再来攻打大宋!”

“知院自然洞悉了辽人之阴狠,若是如满朝文武这般,继续向辽事以岁币,辽国很快就能从战败中恢复过来。到时候他们就一定会再来侵略我大宋,试图挽回保州之败威严尽失之过。”

“满朝当中,唯有知院看透了这一切,且怒斥诸公,又设下此等千古奇策,令辽国知难而退,这不仅挽回了可能让辽国威慑而丧失保州之战大胜的局势,也同样让大宋不再贿辽以令辽强宋弱,此乃利国利民之计也!”

苏洵一番吹捧,都快把赵骏吹到天上去。

反观赵骏心里一边在想我真的这么厉害吗?一边又略微有些尴尬。

因为他发现一件很丑的事情。

那就是他没有想到苏洵这么早就把《六国论》给写出来了。

最新小说: 金庸群俠 世界版本更新 带着魔尊去种田 怪异收容专家 一世之尊,从遮天伏羲开始 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 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 全网黑后,修仙种田带飞祖国 从民俗论坛开始,编造镇物 盗墓:悟性逆天,成就见神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