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北京的西三环西的定慧寺住,那时正处在北京的郊区。ggaawwx
那里的环境一般,正如北京在中国的地位一样,正在蓬蓬勃勃地向大城市发展中。附近还有个叫“郭林家常菜”的饭店,在东长安街上定慧寺的附近,还有一家叫“烧鹅仔”的饭店。这定慧寺地方不大,倒天天人来人往的也显得很热闹,当时北京市人也是不少,国营企业的职工也很多纷纷下岗,我们的房东就是一位下岗的工人,但是,由于他是老职工了,虽然下岗了,但是国家由于拆迁,他按面积又分给他一套多余的房子,就用来出租,一月的房租也是有两千多,他天天闲着没事做,倒也优哉游哉,我们一下班,就跑去和我聊天,也是悠闲自在。想不到,北京市现在不得了,房价比过去涨了许多,在定慧寺的房子尤其贵,怕是不止几倍了。记得以后再去那里,以前的房子无影无踪,整个西三环变化很大,也认不出过去的面貌了。
定慧寺不远处就是钓鱼台国宾馆,我上下班就路过那个地方。说起钓鱼台国宾馆来,它对我也有很深的印象。仅看外表,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大院,院子很大,里面有一栋栋独立的小矮楼,还有许多的植物,就显得是一处幽静的古代王公住所似的。要不是门前日夜有着站岗的士兵,谁能知道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呢。殊不知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国家宾馆,那时用来接待各国来访地贵宾及重要来客用的地方。实际上,也是国家领导人经常在此办公的场所。
定慧寺这个名子好奇怪,更奇怪的是附近还有个小商店叫“亮甲店”。
我查了下资料,原来在清嘉庆年间与道光年间,相继募修京城定慧寺殿庭,光绪十八年圈修院围,占地一百八十余亩,再度重修定慧寺,集资修葺形成了“一寺十八房”的大丛林的宝殿宗风。定慧寺是全国著名庙寺之一,院内树木成荫,古树数棵,至今保存茂盛,一九八一年北京海淀区文物所勘验后,立牌注名:定慧寺系明宣德十二年建,有古松树数株。解放前后,曾有在北京高炮部队在此镇守,后有雷达、防空通讯兵在此集训,刚刚解放后的院庭已不规则,假山周围堆满了垃圾,远处望去像个垃圾山,经部队修整运走了垃圾山,平整了土地。
文革后,院内一位离休老干部看到四处零乱堆放的石碑深感痛惜,他诚愿义务奉献,贴制了碑文,还召集十多个青年清理垃圾。据媒体报道:在定慧寺附近的某中学还发现了大太监李莲英墓。在校园的西南边,有一个极为幽静的角落,学校的人称那里为小花园。这座院的花园里没有更多的景致,难以想象,这个如今看似普通的角落,曾经却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大墓地,而传说中的陵墓主人,更是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人物,虽不是皇亲国戚,但富甲天下,不是王侯将相,却地位显赫,他就是清王朝赫赫有名的大太监李莲英。
一代权监李莲英当年,陵墓占地约有二十多亩,由南向北延伸,墓地最北端是一座金水桥,由桥向北是整个墓地中最有气势的一座汉白玉质地的牌楼。这个牌楼上面有匾额,写的是“钦赐李大总管之墓”,牌坊上首写的是“阆苑清风”,下首写的是“仙台飘渺”,两个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通幽向明昭垂万禩,大中至正巩固千秋。但谁都不曾料想,打开一座坟墓竟会是一项如此艰巨的工程,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连续不断的连挖带掘,但整个坟冢却几乎毫发无损。史料中关于李莲英的死亡情况只有“病故”二字,一九零八年十一月慈禧皇太后在光绪驾崩仅仅一天之后,病死于西苑仪銮殿,在为慈禧守孝满百天后,李莲英请求告老还乡,隆欲太后随即恩准。李莲英是清王朝的大太监,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四朝,他凭借着超人的圆滑聪明,成为慈禧最亲密的宦之人,以至于老佛爷打破太监至多官居四品的祖制,亲赐李莲英二品顶带,使原本奴才身份的他爬上了权利的巅峰,李莲英天资聪慧,一生无后,为何选择“定慧寺”葬于此地一直成为未解之谜,可能定慧寺这里离当时的市中心偏远些的故吧。
后来的“亮甲店”不知是何个典故了。也可能是大量古代驻守北京的士兵,在这里经常晾晒他们的盔甲吧,也或许是北京大的宫女们喜欢美丽,那时虽无美容院,也不时地来美容美容自己的指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