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在东京还跑了半天,为的是把所存的日元换成美元。那时日元在国内还不被中国政府认可,只是认美元,我俩跑到一家银行,说明了来意,那个男银行职员开始对我俩倒是很热情,问我要存什么形式的,用很快的日语说了一大堆存款的名词,我有些听不懂,就送了那些日元让他给我办,他快速的给我办了一张北京旅游的支票,一看我就傻了眼,这是咋回事儿?安文才的日语比我好一些,他在旁边看到是这种东西,大喊道不行不行,我们要的是存折。实际上这不是存款,而是一种消费的方式,真得感谢小安,正是他非常认真的方式,断然拒绝了那个银行职员的欺诈行为,避免了我的一次不必要的大麻烦,在小安的干预下,这名职员只好痒痒地给换了张美元的存折,险些被这小日本鬼子给骗了。小安然后就独自去了他的研究机构。
我一人还去了东京的大书店,书店的规模不小,应该是东京最大的吧。那里恰巧有个中国古书籍的展览。这展览之处有一个地方净摆着中国的原始古书,有些还是线装本,还有些是图文并茂,是些用毛笔字写就,图画的人物栩栩如生。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两国的文字用的完全一样,特别是中国的诗词和日本的诗词,用的即是一种文字也是同一种语气。在上古时,日本列岛居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平安时代初期斋部广成编著的“古语拾遗”中记载:“盖闻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公元一世纪前后,日本人开始接触汉字,据出土文物证明,当时中国的手工艺品已传入日本,其中许多出土的金石器物上,如铜镜、印章以及货币等,都有铭文,这些铭文虽然只是不成文的单个汉字,但这是日本人最初接触到的文字,公元三世纪前叶汉文已经传到日本。
有一本书描写了晁衡,我翻了翻。晁衡是日本人,在唐朝时来到了中国,后来精通汉文,为日本快速地接受和普遍使用汉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还入了唐朝的国籍。他在中国一直生活了三十余年,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长期旅居中国,也常常怀念故国日本。他在一首题为“长安望月”的诗中写道:
“辽阔长天玉镜升,
仰首遥望动乡情。
犹是当年春日月,
曾在三笠山顶明。”
晁衡在长安遇见了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他就急欲随藤原回国探亲。他的要求得到了玄宗的准许。他写了“衔命还国作”一诗: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从这些诗里可以看到,晁衡既怀念故园、又流连大唐的矛盾心理。那时日本人与中国是多么友好!我国的大诗人李白还有一首诗是与晁衡有关的,叫《哭晁衡》。我在书店留恋往返,那时古书的价格还很便宜的,有的仅几百日元,但是我没有眼光,那时买了到现在,大大升值啦!
我还看到了中国古代的色情小说,是原版的,好像是“金瓶梅”等书籍,中国原版的古书是比比皆是,看了半天,从东京回到了水户市,这一趟是收获不小,第一次单独旅行宣告结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