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缓缓驶出上海站时,我眼睛凝视着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心中默默的说到,再见了,上海,谢谢你,再见了。
我二十岁,我在青春最美好的时候能来到这个美丽而繁华的城市,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这在四十年前并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再见了,亲爱的上海。我和孙洪更俩人静静的坐在火车卧铺上,列车在哄隆隆、哄隆隆的向前行驶着。殊不知,在这平静的时刻,在北京,党中央内部正在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战斗。
我俩是在十月五日上车的,十月五日这一天,北京的华国锋主席正在紧锣密鼓的商讨着如何对以**的夫人**为头儿“四人帮”采取果断措施地方案。话说**的夫人**,是如何从一个离了婚的演员成为了全中国炙手可热的第一夫人了呢,这要从她的以前开始说起。
**在一九一五年出生在山东的诸城,曾叫李云鹤,在十几岁时学话剧,一九三三年加入共缠挡,一九三四年被国min挡逮捕过,获释后曾以**艺名做演员,演过多个进步电影和话剧,算个二流演员。曾与电影演员唐纳结过婚,闹了一阵子后又离婚,去延安前又与另一人*,后赴延安时任过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她趁**与发妻贺子珍闹气出国之机,以漂亮的脸蛋和多姿多彩的文艺表演为手段,把**拉下水与她结婚,**也被**的年轻漂亮的美貌迷极一时,竟不顾中央多数同志的反对,竟然于一九三八年与**结婚。
**曾随**在解放战争中转战陕北,后蛰伏多年于一九六六年以**的夫人自居,曾任文革小组副组长,政治局委员,跟着**参加了文革。在文革中以**为大旗做虎皮,四处整人吓人,曾与**一伙打的火热而后来又交恶,在文革中到处点火。以后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与上海的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形成了“四人帮”,这是华国锋以后按**所说給按上的。**逝世后,“四人帮”与毛后扶持的华国锋、叶剑英等军队实力派相对抗。在十月五日这天,于晚间军人派警卫人员把“四人帮”抓起来了事。这是中国历史上在宫廷政变中老军人派斗倒皇后派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些都是后来知道的事。
这些抓起来的都是在上海发迹的人,在上海有他们的死党,如马天水、徐景贤之流,他们也知大事不好,动员武装民兵,准备武装暴动。我们在上海看到了种种迹象,都和此事有关,在一九七六年,“四人帮”他们为了抓住一点儿武装,在全国范围内搞了个工人武装民兵指挥部之类的组织,我们县也有,类似现在的武装警察,在那时风靡一时,他们也是准备万一时有个依靠。也是中看不中用,还是对抗不了军队,一点儿也没用,在上海只是咋呼了一下,也就偃旗息鼓了,算白忙活一场吧,历史证明,没有军队参与还是败多成少。
我俩在火车里坐着,一路上紧张兮兮,到了我们市里附近,气候由夏季直接入冬,我们冻的直打哆嗦。身着夏装的我们在卧铺连盖了几条毛毯也没用(卧铺里人少),我全然没了在上海时夏天穿的极少那股凉爽的派头,一下车就感冒发烧流鼻涕打喷嚏精神全无。
回到了我们县,看到大家时倒没有问在上海逛的如何痛快如何过瘾时间如何长之类的问候,只是和杨吉杰、姚巍、杨永福等人吹了一阵这次旅游的观感。见人人表情凝重、严肃,看来只因**去世、和“四人帮”被一举粉碎的事情有关。过去我们人人学习政治理论,经常学习**一伙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和《红旗》杂志简称为两报一刊)的社论文章,当时**是伟大领袖**的夫人,王洪文是仅次于**的接班人,而张春桥是总理的主要候选人、姚文元长期控制着舆论宣传工具。
我这个政治理论学习班成员能不受一点儿影响吗,但是回去以后不干别的事儿,十月九日上班后先做的是什么事,竟然是让大家翻看“人民日报”十月六日的一篇社论,有的话要全部收回上交,一份也不能少。这倒好找,因为在我们县六日的报纸最早九日才能到,这要是在“二所”那就真正的是报纸了,我在那儿时渴望的看到就是报纸,在二所常常是十来天来一次,所以称报纸为“抱纸”,一来就一大抱,我还是“报刊发行员”呢。
找新来的报纸好办,于是找了一大堆,“人民日报”上面刊登着社论题目为:“永远按着既定方针办”的文章,这又是姚文元的控制下刊登的,我与王海拿着这张社论翻来认真看去,从字里行间没发现任何问题啊,也没有泄露的军事秘密,实在是看不懂,于是照要求上交。我想:一定是出了什么重大的政治问题。实际上在那个时代,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经常上边要求基层这些人查找什么秘密。记得有一次上面发下那时第一次见到的复印件(叫影印件)要求大家查对每个人的笔迹进行核对,这是闹的什么东东,我们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原来中央接到一封匿名信,揭发**的历史丑事儿,一件件一清二楚,这还了得,是什么人干的。后来得知,**在年轻时乱搞对象,谈一个离一个,又搞*,又结婚,这事儿在揭发信上有名有姓,年轻时的丑事说的清清楚楚。**看后大发其火,她想现在我是**夫人,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和我过不去我就和他没完,她就找周恩来算账,什么人他要给我找出来,这使任中国总理的周恩来也万般无奈,谁让她是**夫人呐,一想这么大的事也没办法,于是全中国人发动起来,人人核对笔迹。是几亿人啊,不是**谁敢做这样的事情呢,谁知这么一查倒查出来了,猜也猜不到是谁,核对笔迹还有个核对不出来的,但全中国人民要每个人都这样的,工程量该有多大啊,最后终于找到了。细想一下此事也简单,普通人也不知**的过去,也无这些现代的手段和技术,范围小一些也可以找到的,根本用不着这样。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国家大事,还是回到现实,当我的粮食加工员吧。
有一批人结婚了,有个叫崔荣春的女青年,是值班分队分来粮库的,但她不是上海知青,是为数极少的本地人,能唱歌跳舞,人长的非常漂亮,当时我看来在我们县算是最漂亮的,比我大四岁吧。七二年来分配她喂猪,当时公猪发情,生值器在肚子下面露很长,她急的大喊大叫,猪肠子出来了,猪肠子出来了,其实,她成熟早,又是本地人,这些事也知道的早,这事儿大呼小叫的也可能是故作玄虚。她几年前就开始教粮食系统这些青年人唱歌,她教过《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阿佤人民唱新歌》等,学东西快,有点儿音乐方面的天赋,识谱能力强,只要是简谱歌曲,不管会不会拿起来就会唱,我也会识谱两人有过交往,她由于成熟早对我也有好感。后来她和早就有婚恋的刘杰(也是值班分队分到粮食系统的,很久以后是粮食系统的工会主席,可能去世了,他唱歌很好)结婚,很快有了两个女儿,现在算来该有四十岁了,二十年前在我们市见过,她像老太太样的,满脸皱纹密布,太显老了,人是真不抗混的,年轻时她有多么漂亮活泼啊。
欧阳晶是姚志义的老婆,大我五六岁,原来是粮库的以后调到粮油加工厂来工作,人很要强,甚至为了某种目的不惜一切,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出。这样的一个女人和我天天面对面坐在办公室里是真难受,因为我出差了一段时间她顶替了我的工作,做加工员的事儿,搞个一塌糊涂,统计也错,表扬批评也错,我说她两句她要强也不认错,于是就吵起架来,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没有吵过架,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因工作与人吵架。后来欧阳晶其人把她丈夫姚志义气死了,以后又跟上地区粮食局的局长,一老头儿结婚。老头儿早就死了,别的方面我不知道,但她现在虽是遗孀,现在也腰缠万贯,成了我们市的大富婆,拥有市里的最大加气站,不久前还和我以前的同事一起赴宴喝酒,还谈起了我,真是命各有不同啊。
年末,粮食系统来了一个小姑娘,长得很精神,清清爽爽,很是天真纯朴,她给分到粉车间做看箩工,天天忙的灰头土脸的。据说她的父亲是厂里病死的老工人,算是接班的,母亲还在,还有一小妹妹,后来在我走之前我把她托付给姚巍的师傅王忠实介绍给姚巍,结婚快四十年了,虽说有吵闹,也平和的过到现在。她就是曹军,她几年前得过脑梗,现在好了。姚巍别提多爱曹军了,那时我感到曹军这人非常好,我也是能张罗,是姚巍的好朋友,便托姚巍的师傅,我的朋友王忠实做介绍人后来成全了姚巍和曹军结婚的好事。
这年过年,家里买了两头小猪,想想它们也需要饲料,就买了两麻袋麦麸子捎了回去,我从上海回来后第一次回家,这次家又搬到了稻田村。实际上,稻田村是过去我们县除县里外最大的村镇。这次回家,与往次不同,因为带回了家大量的从上海带回的物品,有弟弟妹妹爱吃的上海点心、糖果,我爸妈的日常用品,还给郝大爷家带回来了一些东西,如给他家带来了一盒月饼,一盒外有龙井茶商标硬盒的茶叶,这个硬盒十几年后他家还在用。还给郝大娘买了件领口带有镂空绣花的褐色衬衣,以后她很长时间不好意思拿出来穿。
那年我还买了条新裤子穿上了回家,是涤卡的,那时多少钱,二十元钱!我半个月的工资,在上海一个多月,共花了多少钱?我在日记中记的很清楚:共花了二百三十元,给家里买的东西八十元。
郝淑珍已结束了在大磖子的业务学习,她在赤脚医生学习班培训了近半年的时间,由于两家关系十几年来保持很好,两家也有意拉近我俩的关系,她当时与与我妈在一个公路管理站的卫生所上班,只有两人,人人都说这是为以后的事,婆媳二人就安排好了。但我俩做为当事人却仍不大清楚这层关系,不过我们两个年轻人倒也感觉关系挺近的。为了郝淑珍今后的进步着想,养路段又决定让她和她的同事两人去县医院进修实习半年。就这样,过完年,她就去了县医院进修,在县医院进修时,医院的主治医生看上了郝淑珍的各方面条件,说她工作态度不错,老实细心,而且手小也适合妇产科的医生,就愿意留下她在县医院工作,但她执意不从,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