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住宿舍的同学在课余时间可以打打篮球,那时也不会打,两个人一起斗斗牛(几个人对打)消磨时间,有一次和同学徐有军(几年后他去找过我,四十来岁因病去世,他的媳妇是我们明德村的同学,我到稻田村时去明德村他家吃过饭)我俩去打篮球,他的个子也高,我们俩差不多,都一米七五以上了,在学校里我俩关系很好,也是常常形影不离,就是连上厕所也是一起去。我们所谓的篮球场就在通往县里的公路旁边,他很会打篮球,投篮也准。
一次,我们两人一起打篮球斗牛时,恰巧有两个男的哈尔滨知青在等汽车,那时在农场,哈尔滨知青比较多,所谓等汽车也是都不认识,也几乎没有班车,倒是经常有过往去县里送粮的大货车,只要一招手司机们也大都对这些知青照顾,况且也是建设兵团的人员,也就让他们搭搭顺风车,他们坐在运粮的麻袋上或空车上去往要去的目的地。有时要等几个小时也不一定等到,这样就百无聊赖地在路旁等候。他们身材也较高,大我俩四、五岁,十**岁的样子吧。于是他俩合伙和我与徐有军对打篮球斗牛。偏偏我俩的个子是全校最高的,篮球也是打的最好,打了一会儿他俩就要求比个输赢,分个高低来。同学们围了一大伙人来看,为我俩高声呐喊着助威加油。打了两场,我俩凭个子高,双方在一起经常打球,彼此配合也熟练了,非常默契,徐有军他投的也是准,他左冲右突,几乎每次投篮都能命中,我也是靠身高在篮下也能守住他俩,结果这两场都以五比四的比分一分险胜。这两位知识青年累得气喘吁吁,不服气地直说,好久没打了,好久没打了。是啊,输给我俩这雏气未消的半大小子他俩好没面子。这时,同学们又是为我俩准备了洗脸水,还有汽水、毛巾之类的东西,大家是非常兴奋,好像我俩是他们的英雄人物似的,能赢了这些知青大哥哥们也是很荣耀的事情。可我们还没打过正式比赛,又是学生,仅会斗牛。
我们在稻田的学校也搞过全校性的业余活动,进行过唯一的一次象棋、军棋比赛。记得那天,我们尹校长也亲自来参与组织,他也爱好此类活动,才有幸得以举办,对最后的决赛还用毛笔写在大纸挂在墙上,煞有其事地像是很隆重似的。我的象棋小时应该是爸爸教会的,从爸爸那里得到些不少有益的教诲。比如他在象棋开局时告诉我,开局必须是“当头炮,把马跳,横出车”。这叫开局的“三步虎”,开局快,威力大,也就仅此而已。这次象棋比赛没捞上参加,因为我的实力相当强,一般的老师也不行,是当然的第一名。
军棋过去非常流行,比赛我参加了,现在大家可能不知道,那时的军棋是木材的,一个个军棋就是一块块小小地小黑色木块,而且一般是阔叶树的木材所制,下法极为简单,当时中小学生又是非常热爱军事,什么军长师长旅长团长的官衔迷得我们如痴如狂。我们军棋比赛只赛一种方式,就是比赛暗棋,军棋的明棋比赛是完全靠智力,自然,下的好的就是智力好。暗棋是一半智力一半运气,平时和人家下这种棋,胜负各半,我也就是一般般的水平,暗棋的特点是把背面让对方猜,什么军长、司令、的。偶尔我找了个机会,把对方军长的背面用指甲盖划了一道别人察觉不到的痕迹,需要借助灯光看,这样我就了解了对方的兵力部署情况,几乎战无不胜,对手不论何人统统不在话下,一直打入决赛,最后竟获得了全校学生的第二名,这虽然是大孩子的比赛,但不惜搞阴谋诡计而取胜的做法,也确实不值得吹牛的事儿。
再就是搞些“忆苦思甜”吃大锅饭的活动了。我们学生经常在贫下中农代表的组织下,开展吃“忆苦饭”的活动,这时大家都要吃,谁不吃那是认识问题,尤其是家庭成分高的学生。我家的成分就高,是富农,属于“地富反坏右”那一伙不好的人。这吃忆苦饭的含义是为了不忘旧社会的苦,要记住新社会的甜,可是,那时这新社会也不是很甜,也是经常吃粗粮,喝菜汤,也有时吃不饱肚子。可是奇怪的是,我们这些学生倒是很愿意吃“忆苦饭”,为什么呢,因为这“忆苦饭”好吃又有滋味。一到要做“忆苦饭”时,这些学生们就忙活开了,纷纷到野地里去挖野菜,它是和麦麸子熬成粥,再放上一些油盐之类的东西,吃起来又是有营养又是新鲜。我有时甚至要喝三大碗,直喝得那贫下中农代表说“行了,行了,表现的很好”,我才罢休。因为这正是要说明我和自己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一刀两断的决心。说起这来也是滑稽,吃“忆苦饭”的多少竟然能看出他的阶级立场来。
但是有一次我也是做错了事,差点挨了批斗。那时我也厌烦学校组织的活动,贪玩,极其热衷于野外的事情。我的好朋友芦海山家里有哥几个,他们也是喜欢在野外捕个鱼,打个野鸡什么的,总是乐此不彼,我有时也跟着瞎凑热闹。他们家里什么家把式都有,几乎各种捕捉动物的工具都有。他的母亲还有时在家里织渔网。那时小店有专门织渔网用的线,但还不是像现在是尼龙的,是一般线绳的,这渔网织好以后,要在网纲上拴一溜浮漂。那是用“黄菠萝”的外皮做的。这黄菠萝是东北的一种阔叶树,木质很好,可以用做的托,和柞树、水曲柳号称东北的“三大硬阔”之一,它的树皮是一种软木,非常轻,我们经常用它来做渔网上的浮漂,这些浮漂在渔网上列成一排,在上浮漂之前织成的渔网还要用猪血煮它一遍,煮后的渔网又结实,又耐水浸,又是棕红色的极好看,这就可以使用了。
这天学校又要吃“忆苦饭”,芦海山就怂恿我去用他妈妈才织好的渔网去捞鱼,他也是的确不想去吃那个“忆苦饭”。这捞鱼是怎么个捞法呢。离他家不远(约六七里路)的一处结烈河拐弯处,有一个约半亩面积那么大的“水泡子(泡发平音)”,正好要是用拉网的话就能把这个水泡子的鱼一网打尽。拉网就是两人在网的一头一个,在网的两头各绑上一根木棍,人就将木棍在水底用网拉过去。这网一过可以使整个水泡子的鱼只要比网眼大的就无一漏网。听他说了他的计划后,我的心就不安定了,这么手拿把掐的事该有多么好玩儿,要是不去也就可惜了,思虑再三也终于禁不住他的劝诱。竟然不顾什么“忆苦饭”了,也不顾我的家庭成分好不好了,就贸然答应跟着芦海山哥们几个一起去捞鱼,他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
那天,当大家在学校的广场上熙熙攘攘地围在一起要吃“忆苦饭”时,我们几个背着渔网和其它渔具从学校旁边的公路上堂而皇之地走过。一想也是太胆大,虽然只有一条公路,你就这么在光天化日之下逃课去捞鱼,不是给老师眼罩看吗。于是有位女老师(那时不是杨老师,而是另外一位女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就来了,她指着我的脸大声进行斥责,说“你,黄新军的家庭成分不好,公然逃课去打鱼,你又不是红卫兵,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你给大家带了个坏头,你是什么目的”!唉!当时我并不是没想过事态的严重性,只是被芦海山的捞鱼计划占据了头脑,当时只想悄悄地走过去,没想到那位老师竟然玩了真格的,而且非但没有让我们去捞鱼,她还警告我要做好在学校进行批斗我的准备。就这样,这次捞鱼终于以我的失败而终结。后来也忘了是什么原因,这个批斗我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后来那位女老师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调走了。
以后我们又趁着休息日的时候终于去捞了一次鱼,记得那次收获非常多。满是二三两的鲫瓜子活蹦乱跳地捕捞了上来,总有半麻袋,芦海山哥几个也是惊呼,真是少有丰收的一次,这次捕鱼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记忆。
当然要说还有其它的业余活动,也就是玩玩游戏,如“跑胜利”啦,在稻草堆上玩玩往下推的游戏啦。这稻草堆推人的游戏也有一说,一般就是一人站在稻草堆上,几人在稻草堆下面,下面的人总是要跑上去占领稻草堆,上面的人就是往下把他们推,玩得也是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