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已逝,冬至将近。
宫内外皆是欢腾,冬至庆典之事无处不忙。
凌渊河战场,捷报连连传来。纵然二皇子依旧下落未明,然而萧将军率领军队出征,仅数月便击溃了曾企图越界的野蛮敌族,让其节节败退。护国之河坚守而下,岳国边疆终守护有方。
皇帝闻知佳音,欣喜满怀,特设宴席款待萧将军——萧明忠。
“此战多亏萧将军勇猛,方保我大岳国疆土安宁。为此,朕敬你一杯。”皇帝亲手举起杯,先行致敬。
萧将军起身,举杯相迎,饮尽杯中美酒。
“朕闻知凌渊河将士艰难境遇,今日当共同表彰功绩。”皇帝高兴的对萧将军说道:“萧将军如有任何想要的,不妨直言。朕必定会慰劳你和边疆的勇士们。”
萧将军闻言,再度起身,从案几后走至殿中,跪地说道:“萧明忠谨谢圣上,微臣无意索求太多,只有一事,不知圣上可否允诺?”
皇帝见萧将军如此恭敬,立即回应:“萧爱卿何须如此?尽管直言。”
皇帝言辞落下,萧将军更加恭敬地跪拜在地,额头几乎触到了地砖说道:“凌渊河之役,二皇子下落不明,副将确有失职之责。然,如今战局告捷,圣上是否能鉴于施副将多年辛劳和忠诚,允我将其遗骨带回,好让其入土为安?也算我萧某对故友的一片慰藉。”
皇帝听到萧将军的请求,微微一愣,脸色微变。袁福公公见状,连忙捧着酒壶,将皇帝的酒杯重新斟满,小心翼翼地不敢出声。
皇帝端起酒杯,晶莹的琼浆在杯中微微荡漾,他将杯口轻轻贴近唇边,却没有立刻饮下。他的眉头微微皱着,神情深沉,默然思虑。
大殿内寂然无声,氛围凝重而肃穆。
回想往日,皇帝心头涌起一阵忧虑。他曾因战役的失败和二皇子的失踪而怅然若失,为图震慑萧家,最终下旨将施副将赐死,尸骨亦不得回瑞京。
然而,皇帝心知肚明,当初的那个决定,并非全然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策,其中确有出自于一时情感宣泄的草率和不理智。
按军规,施副将理应罪不当诛。
但偏偏,做决策的是那一日。皇帝回忆着,内心生出了少许愧疚之情。
良久,皇帝终于仰头将酒饮尽,随即一掌拍案,高声道:“好!萧将军念及旧情,今日朕准了你的请求。”
萧将军听到皇帝的应许,顿时如释重负,连忙道谢:“谢圣上恩典。”
然而,皇帝接着说道:“但是,寻找二皇子的人手绝不可有丝毫松懈,即使要将凌渊河的水抽尽,也要将逸承找回来。”
“萧明忠领命,必不负圣上嘱托。”萧将军立刻回答道。
就在殿内两人交谈之际,一名小心谨慎的太监走进大殿。他沿着墙边悄步向袁福公公靠近,轻声禀报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袁福公公走到皇帝身边,详细汇报:“御医说,七殿下的伤势仍不见好转,还需多加休养不便走动,恐怕是无法前来今年冬至节的宴席了。”
皇帝闻听,面色再次沉寂下来。
“那便让他好好养伤,吩咐御医们必须细心调理。”皇帝嘱咐道,但很快,又面露喜悦地举起酒杯,邀请萧将军一同庆贺战功。
***
终于,冬至庆典当日,宫中热闹非凡。
宫殿内外张灯结彩,五彩斑斓的灯笼和花饰装点着每一个角落。香气四溢,满室飘荡着甜蜜的糖炒栗子和糯米饭的香味。宫廷乐队奏起欢快的乐曲回荡在大殿中。
皇帝身着锦衣龙袍,高坐在宝座上,目光喜悦地扫视着宫中的热闹。
大殿的桌案上摆满了各种精美的食物,金杯白玉盘中盛满美酒,琼浆玉液在杯中流动,宛如流光溢彩的宝石。
“何等美好的日子啊。”皇帝看着眼前的繁闹,忽然对身边的袁福说道:“不知思卿在荣和宫是否安好?”
皇后坐在一旁,听到皇帝提及岑思卿的名字,立刻竖耳仔细听着。
袁福叹了口气,低头回答道:"七殿下的伤势严重,此刻应该还在殿中养伤吧。"
皇后听闻袁福的回答,不禁露出一丝微笑,装作毫不在意的举起酒杯,与顺妃对望一眼。二人相视而笑,共同将酒一饮而尽。
正当众人沉醉在各自的喜悦中时,一个身影却突然出现在宫宴之上,引起了所有人的惊愕。
只见岑思卿缓步而来,他身姿挺拔,神采奕奕,毫无病弱之态的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皇帝眼中充满了惊喜,脸上绽放出欣喜之色。然而,皇后和顺妃却面露惊慌,眼神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仿佛见到了逝去的人重生般的不可思议。
皇帝激动之余,立即站起身来,朝岑思卿迈步而去。他怀着疑惑与期待,欲知岑思卿为何会在此时突然出现。
岑思卿身披华服,举步间从容洒脱,眉间荡漾着愉悦的笑意。他一见到皇帝,便行了一礼:“父皇,思卿来迟了。”
“不妨事,来了便好。”皇帝言语温和,说着紧紧握住了岑思卿的手:“朕听御医说,你的伤势严重至今未愈,然而今日一见,却似乎已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