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目前肯定是不希望武惠妃出事的,奈何武惠妃会不会出事由不得她,她能劝的也劝了,武惠妃不是能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的人,李长安也不知道后面的事情会不会和史书上的一样。
最好还是做好最坏的准备。
武惠妃度过了这一劫,她就接着当武惠妃的公主武惠妃要是躲不过这一劫,她就跟玉真公主以一起修道的名义提前离开皇宫,在道观待几年等着自己长大。顺便还能跟杨玉环培养一下感情,毕竟以后她要是想扶持自己老师和朋友上位,还是得找人给李隆基吹枕头风。
到了天宝时期,不走裙带关系可很难官途通顺。
沈初按了按额角,他大概能察觉到李长安的心思,可很难想明白。
不过他也不打算为难自己,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吧,他本就不善谋。
李长安看着自己不求上进的老师哼唧一声,摇头晃脑:老师啊老师,你要是有安禄山和杨国忠那样会拍马屁的本事,还用得着我在这愁眉苦脸吗?
沈初眉心跳了跳,屈指狠狠敲了一下李长安的脑门。
我的志向是张九龄和颜真卿。
谁家徒弟会想让自己老师向遗臭万年的奸臣看齐啊?真是孽徒!
说起张九龄,他已经被贬到荆州了,老师要不要去见一面他,他现在应该还没出长安。李长安尴尬转移着话题。
沈初轻哼一声:我已经见过张九龄了。
他既然知道张九龄,自然早早就去蹲守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的作者就和他在同一座城中,沈初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去蹲守呢。
害,多看几眼呗,以后不一定能再遇见了。李长安嘟囔着,我还没见过张九龄呢。
张九龄在旁人眼中是失势的宰相,可在沈初和李长安眼中却是写出千古名篇的大诗人,不见上一见实在可惜。
师徒对视一眼,一拍即合出了门,便往张九龄府邸走去,刚好遇到张九龄出门。
原来这就是张九龄。李长安远远看着那道佝偻的背影,似乎和寻常老人没什么不一样的。
沈初叹了口气:十日前他还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张九龄还很有精神,他的背总是挺得很直。
没办法,权力争斗就是你死我活的,好歹他还保住了性命。李长安评价,谁让他没有他祖宗聪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