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芝看着赵构欢喜的模样,她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回想当初,她知道自己有孕在身,那一刻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无所适从,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若不是左护法知道了,他再三询问之下才得知孩子的父亲居然是摩尼教的仇人赵构,他劈头盖脸的数落方金芝的不是,质问她明明知道赵构是自己的仇人,还与他不清不楚,更是怀了他的孩子,这让左护法如何能接受得了。
因为圣女怀孕,还是未婚先孕,这个消息在摩尼教内很快传遍开来,就连方金芝的地位都受到影响,只是她并没有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
那个时候教内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右护法为首的,还有一派便是以左护法为首。方金芝是圣女,却不知检点,右护法认为她不适合在本教了,直接将她逐出,要不是她身份特殊,怕是直接杀了。
左护法一直站在方金芝身边,无论方金芝遇到何事,他始终坚持方金芝才是正统,故而与方金芝率领一半的人直接离开总坛,成为北上的分支,而右护法始终遵循着颠覆朝廷,为教主报仇雪恨。
因此,方金芝成为摩尼教的叛徒,愿意跟随她左右的则是左护法以及四大使者,一干教众,人数不过两千人,与总部的人数相比乃是九牛一毛。
左护法远远地看着一切,又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为何你有孕一直不与我说起?”赵构抱着怀中的孩子,有些责备的数落起方金芝。
方金芝自顾自说:“不是我不愿意说,而是我去找你时,你已经在燕云十六州作战,大战正在关键时刻,焉能打扰!当你回来时,我也去打探过,你已经人走楼空,再次回来那个时候你正在娶亲!”
赵构心疼的握住方金芝的手,他以为二人不过是露水情缘,这辈子再见也是杀父仇人。现在孩子都出来了,这份仇怨也就烟消云散了,彼此心里都清楚有些事情不提起,不代表着没有发生。
“跟我回府吧!”
方金芝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起便受到诸多的非议,可她无怨无悔,看着怀中的孩子,她觉得值得。现在赵构的一句话,让她热泪盈眶,可她并没有答应。因为她有自己的坚持,无法跟随赵构一同回府。
虽然摩尼教一分为二,她是圣女,自然有这个责任重整摩尼教。如果她与赵构一同离去了,那她又有什么面目见自己的父亲。因此,方金芝决定留下来,又让赵构给孩子取个名字。
赵构知道她的意思,对于方金芝而言,孩子是唯一的依靠,他没有想过将孩子从她身边带走。既然方金芝有这个能力照顾,那便留在她的身边,给她一个依靠。
“怀英!”赵构念叨出孩子的名讳,又解释道:“既然孩子跟随你,那他便进入江湖之中。朝廷之上的争斗与江湖上的风云,一般无二;那便让他胸怀英雄志,闯荡江湖吧!”
自此以后,方金芝的孩子名为‘赵怀英’,为了避免他人落下口实,方金芝又将自己的姓氏加上去,称为‘方怀英’。对此事,赵构也没有意见,孩子的姓氏无论怎么变,都是自己的孩子,这是难以割舍的血脉联系。
赵构不便在此久留,又嘱咐方金芝,要是她有什么事离开时都不必与自己说,要是有为难之处,再来找他。另外,他要求方金芝在怀英三岁时,一定要将他带来见自己。
因为赵构知道他日后在江湖行走,没有武功怎么行,故而决定在他三岁的时候给予孩子洗髓经脉,让他更好的练武。说白点,这也是赵构给予自己孩子最好的礼物。
若是在身边,那自然不一样。只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赵构实在是无心去照料孩子,只能将孩子交给方金芝带走,为得就是让他能够健康成长。赵构心里清楚,方金芝要是离去了,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方金芝也说了在幽州最多停留半月,只要是在半月时间里,赵构都可以见见孩子。
于是,赵构安心的离开了,直接回到了燕王府。当他回去后,立即着手安排追查慈照真人的事迹,以及与太子赵桓勾结的情况。正因为赵构的调查,这才知道上次那些刺客刺杀自己的人也是白莲社派出去的。
赵构并没有选择立即行动,要是他在京城,说不定早已开始行动了。现在他在燕云之地,故而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过火。根据眼前的形势,赵构知道不久的将来太子便会登基为帝。
因此,赵构在赵桓没有登基为帝之时,便开始准备所有事情。他要将燕云十六州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燕云十六州的兵力总计十万大军,这些军队也在赵构的手中。
赵构手握重兵,并不是为了入京争夺皇位,而是防备着金兵南侵。
方金芝带着孩子在幽州呆了十几天便匆匆离去,离开时也没有任何的话留下来。当赵构再次出现在方金芝居住的地方时,人去楼空,再也找不到任何的踪迹。看着屋子零散的物件,他知道是因为特殊情况才匆匆离开的。
这些日子,赵构百感交集,仿佛经历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似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构在燕云十六州的地位日以稳固,就连朝廷派来的监察使等都要对赵构毕恭毕敬的,不敢有任何的不敬。可以说,在燕云十六州已经彻底成为赵构的地盘,就算是圣旨前来,也不见得比赵构的一句话来的重要。
宋徽宗对此事早已知道,却是不闻不问,仿佛没有看见似的。纵然朝廷之上有很多官员纷纷弹劾,宋徽宗就是不理不睬。此外,宋徽宗在众人面前宣布,再过一段时间自己便要退位,将皇位传于太子赵桓。
当这个消息宣布出来了,举国震惊,太子赵桓惊喜连连,喜不自禁,那些跟随太子的大臣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终于盼望到这一天了。只要太子登基为帝,那么他们便可以平步青云。
公元1125年,宋徽宗正式禅让皇位,让太子赵桓登基为帝,史称‘钦宗’,改元靖康。当赵桓登基为帝那一刻,赵构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因为赵桓登基后不久,立即开始肃清朝廷之上支持燕王的大臣,就连李纲也被罢免官职,任用奸佞小人为大臣,甚至慈照真人被封为国师,这事乃是自大宋以来首次出现在众人面前,这让大宋百姓诚惶诚恐,感觉天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