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伊朗和其它国家不同,我们和苏联接壤,苏联的威胁是无处不存在的,二战后,他们甚至在北方扶持了库尔德共和国,想要分裂我的国家,我们所面对的压力,让我们不得不全力加强我们的军事力量,而娜兹……”
将目光投向身这的女儿,巴列维无奈的说道。
“她并不了解这些。”
“但是首相很清楚,父亲,他说您必须要在建设和军队之中,两选一。”
公主的回答,让李毅安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岔开话题说道:
“确实,很多时候,现实就是如此的无奈,对了,去年,哈桑来南洋时,通过贷款引进了一些南洋的工业装备,现在那些工厂建设的怎么样了?”
“阁下,简直就像奇迹一样,在我来南洋之前,我们在德黑兰的化肥厂就已经投产了,我们第一次生产出了化肥,今年等到机械厂投产之后,我们还将会生产三轮汽车和小型四轮拖拉机,您可能不知道,在化肥厂投产的时候,即便是最顽固的人,也变得无话可说了……”
提到伊朗正在推行的工业化,巴列维简直就有说不完的话,毕竟,这些都是他梦寐以求的,而且确实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似乎就成了巴列维的汇报会,他不断的汇报着这几年伊朗所取得的方方面面的成就,从工业建设,到交通建设,从城市建设到乡村建设,总之,巴列维就像一个小学生似的,每说完一些成就的后,就会眼巴巴的看着李毅安,那双眼睛中传递出一个信号——快夸夸我,夸夸我!
面对这样的要求,李毅安自然是毫不吝啬的,老师夸学生嘛,总是会不吝于表扬,况且只是言语上的,可即便是如此,巴列维仍然表现的非常激动,在返回城区的路上,两人同乘一辆车的时候,巴列维这才表露出自己的心声,用充满抱怨的语气,说道:
“阁下,您知道的,伊朗需要美国的援助和贷款,如果离开他们的贷款和援助,我们很快就会陷入危机之中。
但是美国人却总是对我们的事务指手划脚,他们甚至从来不考虑,在伊朗大约80%的人依靠农业生存。
一般的伊朗农民已经习惯了极度贫困的生活,几乎不与村庄以外的任何事情打交道。大多数伊朗人消费的唯一进口商品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美国人所说的那样,推行他们所谓的那些改革,很有可能会破坏我们的局面,可是美国人压根就不问这些,他们……”
听着巴列维对美国人的抱怨,李毅安的眉头微锁的,这就是冷战早中期美国人最幼稚的地方——总是想着把他们的那一套推行到全世界。
从伊朗到越南再到其它国家,总是试图推行他们的那一套,甚至以中断美援作为威胁,在过程中完全不顾实际。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他们在南越、在伊朗等地失败的原因——论对盟国的打击力度之大,美国甚至比盟国的敌人还厉害。
为了迫使他们听话,美国会用美援以及其它各种方式一直在对他们施压,对们进行各种“政治手术”。
最后呢?
就像吴庭艳对美国人说的那番话一样:
“你们如果继续歪曲我……你们可以推翻我,你们是做得到的,但是你们这么做,美国的孩子们有一天必会来到这里,他们将会死在这里。”
想到南越和伊朗未来的结局,李毅安心叹一声,看着满面怨言的巴列维说道。
“沙阿,在东方有一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淡,对于美国的要求,伱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而不是一味的听从。
如果有必要的话,南洋会支持你们的,至于资金,我们和英国一起成立的印度洋银行,如果伊朗愿意实施金融上的改革,我们是愿意提供帮助的。”
不经意间,李毅安抛出了他的诱饵,这种帮助当然只是第一步,最终是要在伊朗推行大洋英镑。
“当然,这只是一个选择,”
李毅安说道。
“任何改革都离不开金融的稳定,就目前来说,伊朗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以及里亚尔贬值都在阻碍你们的经济发展。”
虽然只是浅显的提了一下,但却也让巴列维深以为然的表示了赞同,但是在是否接受印度洋银行帮助的问题上,则显得有些犹豫,并没有给予什么答复。
但……这件事不着急,慢慢来,有一天,他们自己会加入的。很快,车队就驶进了官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