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神曲时代开启
“市场不景气、唱片不好卖、公司濒临破产。
“这是最近两年里华语音乐市场、唱片公司乃至于歌手们所集体面临的窘境。放眼整个华语乐坛,恐怕也就只有周易一个人能够凭借海外市场的人气做到靠发行中文唱片为公司赚取高额利润。
“其余歌手,哪怕强如孙燕兹、萧雅轩、周杰纶、王立宏、陶哲等人,也无法做到。
“市场已经给出了回应——周易之下最强的周杰纶、孙燕兹两人,新专辑销量至今最高的也只是突破了130万张,这已经接近于极限了。
“在这种情况下,周易本可以稳坐钓鱼台袖手旁观,但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想方设法为低迷的华语乐坛开辟新收入通道,哪怕因此要被大量乐评人批评——
“是的,在我看来,周易新专辑《嘘》被大量乐评人们所集中批评的点,恰恰是他有意而为之的。
“通过其在音协大会上所提交的报告与发言,不难看出周易并没有沉醉在乐坛虚假的繁荣当中,而是早早就意识到了国内唱片市场的衰弱,他想要通过开辟新市场路线的方式来为乐坛注入全新的活力。
“于是,他选择了彩铃——通过彩铃将音乐消费场景从传统唱片、演唱会延伸至移动通信领域,尤其精准覆盖了此前被忽视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用户;
“通过小额、高频的付费模式降低了音乐消费门槛、拓宽音乐消费场景,使大量原本依赖盗版的用户首次为音乐付费。
“于是,彩铃市场迅速膨胀、下沉市场潜力被激活,可以说周易是以一己之力为华语乐坛的歌手、公司们创造了全新收入来源……”
在这篇英雄论的文章当中,几乎可以说是把周易给吹成了牺牲自己成全大家的大英雄,给出的论据也能站住脚跟——
庞隆的《两只蝴蝶》证明了这个模式不止能在周易这种有名气的歌手身上生效;
而最近有爆火趋势的《一万个理由》更是证明了这个模式完全可以不需要华纳唱片这家公司的参与。
“周易这是以自身影响力推动彩铃普及,通过《爱情转移》、《她说》、《发如雪》等爆款歌曲的示范效应,向所有人证明了数字音乐付费在国内的可行性。
“这直接颠覆了传统唱片业对盗版肆虐的悲观预期,彩铃的便捷性与社交属性进一步强化了用户对音乐版权的尊重,促使更多人从免费mp3下载、购买盗版磁带cd转向合法付费……”
当然了,这么做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那么,问题来了,周易这么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专辑内歌曲元素、类型比例的失衡。
“俗,是许多业内人士对周易这张《嘘》的评价。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群业内人士的眼光只能够看到周易这张专辑的俗,那我只会为周易感到可悲——
“他拼尽全力想要拯救市场、想让更多歌手活下去、生存下去,换来的只是这些人的白眼。
“我不是周易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他会怎么想,但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话,恐怕我会觉得很寒心……”
一个字——
不支持周易的、骂周易的业内人士包括乐评人,都是一群吸血的白眼狼!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我就说周易不会无缘无故降低自己专辑的质量,这都是事出有因的。”
“是我我就真寒心了,没了音乐市场这群乐评人不也得失业?吃着周易端出来的饭还要骂他,恶心!”
“周易这些歌最差的《lovesong》这些也没到《老鼠爱大米》的地步吧?我不知道一直抨击他的人都是些什么心态。”
“呃,有一说一,这专辑里《lovesong》其实在音乐创造性上、精细度上属于是最高级的一档……”
“我确实是被周易带动到去下载彩铃的,但问题是这个彩铃我感觉还是很不爽,我自己又听不到,我妈打我电话的时候我妈倒是能听到,她也想要。”
“赶紧改进啊移动联通!”
“……”
得益于周易在互联网上“没有营销”的认同,这篇在不同时间段出现在四大门户网站上的文章在短短数小时内凭借着网络的便捷性迅速传播,也引发了不少周易粉丝对彩铃的抱怨——
因为这玩意就是一个彰显个性化定制用的铃声,完全充当不了mp3的作用。
但凡打电话的人没有挂断电话、也没接通,那他听到的直接就是一段副歌——或者说是前面主歌唱个一两句,然后直接快进到副歌。
这对于广大下沉市场的受众来说很稀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嘟嘟”忙音,但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也就那样——因为它既替代不了cd磁带、又无法替代mp3。
但,这也是这篇文章吹捧周易的核心点——因为这种样式的彩铃完全不会摧毁音乐市场,反而会促进广大下沉市场的人更早接触到一线潮流的音乐,潜移默化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只要100个人、不,应该说哪怕是1000个彩铃受众中只有一个因为只听彩铃副歌不爽而转正版唱片了,这对于歌手乃至于唱片公司而言,都是一个优质的新增客户。
庞隆与郑原,这两个此前籍籍无名的歌手,在外界看来就是吃到了周易这一波“开源福利”第一批幸运儿。
尤其是郑原——
这位不像庞隆一样有华纳的渠道帮忙宣发,那是全靠自己爆红的。
运营商也乐得出现这种标杆,直接把郑原也给拿来当典型宣传了——有了更多推广资源的郑原歌曲《一万个理由》在广大下沉市场的走红程度更是快的离谱。
别说业内其他人了,连华纳自己都看不懂了。
“不是,这《一万个理由》能比得上《两只蝴蝶》?”
孙燕兹恩师——新加坡双李看的那叫一个头两个大。
一种全新的音乐创收形式出现,他们作为与行业内息息相关的人,纵然有周易在为他们答疑解惑,但自己肯定也得好好研究一下。
口水流行歌之间,亦有差距。
《一万个理由》单就整首歌的旋律编排是完全比不上《两只蝴蝶》的,但什么彩铃走势能够与《两只蝴蝶》不相上下?
“因为99%以上的彩铃受众只会听到副歌,而《一万个理由》这首歌,最能让人产生记忆点的部分就是副歌。”
坐在会议室内老神自在啜着冬瓜汤的周易笑不露齿,说出了彩铃市场的秘诀——副歌。
你别管整首歌的质量怎么样,因为彩铃受众压根不会听完你整首歌。
“假设现在a给b打电话,b暂时没有接。那么a听到的就是b所设置的彩铃歌曲,且只有副歌这一段。而《一万个理由》,就靠着副歌这一段的悦耳席卷了彩铃榜单。”
周易简单举了个例子。
这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是的,这其实就是后世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大量抖音神曲诞生的套路。
抖音神曲能够病毒式蔓延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创作者用30秒到1分钟左右的副歌部分吸引了大量下沉市场听众的耳朵——这部分听众是不会去管整首歌质量怎么样的。
他们能听到的就是这首歌最悦耳的副歌。
这样一来,由于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只要转化了百分之一、甚至于哪怕是千分之一的听众去付费正版的整首歌,那都是优质客户。
甚至于,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收费已经开始执行,一首歌只要有副歌火了,就会有许多机构、个人用来进行商业行为。而这,是需要付钱的。
在这方面做的最出色的人,就是徐梁。
是的没错,就是昔日那位与许松、汪苏隆并称q音非主流三巨头的徐梁。
不同于许松走传统音乐的路子、汪苏隆靠综艺维持人气——
非主流三巨头中作曲天赋最强但唱功最弱的徐梁选择了转型幕后,并敏锐抓住移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彩铃时代的共通性,批量的创造出了适合时代的抖音神曲。
而徐梁所采用的,就是这条彩铃时代遗留下来的路子,并加以改进,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下沉市场收割的财富密码。
只不过有一点很可惜——
因为跟风想赚快钱的傻逼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