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
“你听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吗?”
“人质对于绑匪产生感情甚至是依赖的某种心理效应?”刑从连心念电转,却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那个说谎的老司机斯德哥尔摩了?”
“我刚才让黄泽做了个小测验,黄泽故意对司机说特警已经找到了绑匪,并且会很快击毙绑匪、解救人质,那时,司机慌张了,他请求黄泽不要伤害绑匪,这不是斯德哥尔摩又是什么?”
“小兔崽子也厉害得过分了点,这么短时间内,能让人质完全信任他服从他?”
“这就是他太聪明的原因。”林辰几乎有些感慨,“事实上,如果不是司机说谎,我或许还猜不到他之前一次又一次抢劫大巴、索要糖果究竟是为了什么?”
刑从连没有接话,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其实,他在做常模。”
“常模?”
“常模是心理测量中的一个概念,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种平均标准,即大多数人面对某件测试时的普遍反应会是怎样……”
刑从连眉头轻蹙:“他之所以不停劫持客车,是因为他要评估大多数人面对一个劫持者时会有什么反应?所以,他把抢劫当成了心理测试?”
“进行测试,然评估,再测试,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他要做到让劫持者不仅不恨他、更要信任他、帮助他……”
“有点疯……”刑从连打开烟盒,发现烟已经抽完,于是他又将盒子塞回口袋,“我承认,他确实很吸引人,他幽默风趣,行为举止端庄良好,而且大部分人都不认为一个抢劫糖果的少年会带来真正的伤害,反而会觉得他很有趣,很可爱……但只是这样司机就能够甘愿为他说谎,孩子们就甘愿跟着他跑?”
“要完成这项行动,人格魅力和武力当然都不可缺少,但最重要的是说服人质们的理由。”林辰低下头,树根下的泥土,有些微的湿润,“我猜想,他所要的结果也就是他说服所有人质的理由,而这个理由一定非常沉重,沉重到所有人都愿意为他服务。”
林辰深深吸了口气,越细想这件事情,就越觉得其中的重重迷雾,既湿且冷。
“这件事绝对不能让黄泽知道。”突然,刑从连果决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索。
风吹起茂密的香樟叶,林辰抬起头,非常不可思议。
“现在,那个少年、我们、与黄泽之间,正处于微妙的平衡。”刑从连迈开长腿,边走边说,“少年知道我们在找答案,黄泽知道他正制约着罪犯,而我们也知道,他们两方之间没有人敢轻举妄动,这是最好的平衡,但是留给我们寻找答案时间,会非常短暂。”
这样的总结,很直白很清晰,胜过千言万语。
林辰望着刑警队长颀长的背影,很是吃惊,他也很想问一问刑从连:这些制约与权衡之术,你究竟从哪里学来的?
第35章推断
这个世界很大,这里的故事也很多,你要在万千故事中寻找一个答案,这本就比大海捞针更困难些。
林辰跟在刑从连身后,原想对方说得这么有理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