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世子观政
司州,河南郡,洛阳。
桓温在收到桓熙全取河东郡的捷报时,并不感到惊讶。
早在李威被擒,慕容恪退兵的时候,这场关于河东郡的争夺战,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熙儿如愿以偿,我也应该退兵了。”
桓温看着桓豁,内心颇为不舍。
他们兄弟聚少离多,就算有朝一日桓温逼迫晋室还于旧都,自己亲自坐镇中枢,而桓豁也必然是要被外调,替他镇守州郡。
桓温如今四十五岁了,在古代来说,已经算是行将暮年。
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日,只清楚一点,他们兄弟之间,往后见一面,少一面。
桓豁似乎体会不到桓温的伤感,毫不留情面的催促道:
“我早就盼望着兄长班师了,兄长兴师动众前来洛阳,不曾往河北射去一支箭矢,却将我珍藏的佳酿全给喝了。”
桓温对此嗤之以鼻:
“阿豁,如今熙儿占据了河东郡,虞国失去了盐池,从此陷入困境。
“我相信,数年之内,熙儿必能收复河东,届时,我便会再度奏请天子,还于旧都。”
“可是一场战斗,就得死这么多人,让这么多的家庭支离破碎。
“阿兄不是说我家的酒,滋味不如马尿么,今儿我就为你准备一坛马尿,阿兄千万要一饮而尽,算是为熙儿庆功。”
“自然是值得的,遭逢乱世,身不由己。
桓温离开了洛阳,他几乎是与桓熙同一时间班师。
阿满此时只觉得身负千钧重担,他明白了父亲为何非让自己跟着舅父一起慰问阵亡将士的家属。
“你那也配称作佳酿?滋味还不如马尿。”
回长安的马车上,阿满闷闷不乐,他问谢玄:
“舅父,他们的死,值得吗?”
谢玄很是诧异,他不知道阿满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只能说,阿满终究是受了他父亲桓熙的影响,看待事物的角度,不怎么像这个时代的权贵子弟,他的眼睛,看得见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至于普通人的生死别离,他们失去亲人的悲痛,哪是帝王将相需要考虑的问题。
说着,谢玄感慨道:
说罢,桓豁朝着桓温哼道:
当最后一位阵亡将士被他们甥舅二人送回了家,阿满并没有就此感觉到解脱。
谢玄闻言,疑惑地看向阿满:
实际上,桓温、桓熙父子都需要感谢石虎。
谢玄已经回到了关中,他遵奉桓熙的命令,带着阿满将阵亡将士的遗体送回各家。
“父亲虽然会替他们发放抚恤,但是父母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女失去了父亲,这些人或许一生都会沉浸在悲痛之中,这真的值得吗?”
如果不是石虎滥用民力,先是征发后赵雍、洛、秦、并四州的十六万民夫,营建长安未央宫,而后又征发二十六万民夫营建洛阳宫室,否则,哪能让桓家父子坐享其成。
阿满记得,父亲曾经带着自己体察民间疾苦,但相较于这些时日目睹的生死别离,属实算不得什么。
“创业艰难,守业不易,阿满,不要辜负了他们的牺牲。”
一张张悲痛欲绝的脸庞,一声声凄厉悲惨的恸哭,让阿满已经有好些日子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桓温赶忙笑道:
“舅父,我知道了。”
只有知道了桓熙挣来这份家业背后的鲜血淋漓,其中承载了多少家庭的苦难,才会懂得去珍惜前人的努力。
“他们想要给后嗣挣取富贵,就得在战场上以命相搏。
“为何这般说?”
好在如今天寒地冻,不用担心尸体腐坏问题。
“适才相戏耳,怎能当真。”
“而且,梁公想要终结战乱,重新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就要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为此奋不顾身。”
说着,桓温提起了正事:
桓豁此前还在催促桓温快些走,可是在送走兄长后,又在独自黯然神伤。
当桓温再次奏请迁都的时候,便是动真格了,由不得晋室拒绝。
桓豁正色道:
“弟静候兄长佳音。”
“来人,替楚公取一坛马尿来。”
阿满解释道:
“父亲一直告诉我,一个人的性命是珍贵的,叮嘱我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谢玄沉吟片刻,回答道:
桓豁急眼了,冲着门外喊道:
洛阳虽然历经战乱,但不管是一度占据洛阳的张遇、周成,还是曾经掠夺此地的桓熙、苻健,他们都没有对宫室进行大规模的破坏。
与此同时,年幼的阿满也是心情沉重。
阿满认真道。
他不会畏惧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并且乐于承担这份责任。
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距离长安已经不远了。
此时的长安城里,四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今天倒不是什么节日,而是在庆祝前线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