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大家听了他办法心思都活分起来。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上新闻博眼球这么简单的方法……”
“不仅简单还很好使!在我们乡下老家无论有什么大事小事大多数都是闹成的,绝对管用。”一个小助理深有体会地说道。
“而且我们做的是政府项目,相对那些不了解的厂商,百姓肯定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有了舆论支持什么事一闹就能解决……”
“别说我们了,就是那些医院、学校、甚至是警察局都怕那些赖皮闹事的,别管有理没理只要拉上言辞激烈的横幅,再找记者的镜头前哭一抱,基本都能解决问题!”
公关部的人越说越激动,想着那些无理搅三分的人都能成事,他们这么伟光正的历史性项目怎么就要被人委屈着。
总指挥蒋行舟第一时间听了朱铁成的建议觉得是个路子,可是听了周围人义愤填膺却有些混账的话又有些顾虑。
蒋行舟皱眉道:“这是不是有钻空子的嫌疑,我们闹一闹就让领导为我们行方便,不好吧。”
韩事成看领导有顾虑赶紧出来开解道:“这有什么不好的,您别把咱们和社会上那些无赖想到一起去,我们的诉求合情合理……就是有点不合法,但也都是有解释、能解释的,这么大一个项目因为设备问题拖延上二三十年,既愚蠢又劳民伤财,只会耽误政府的规划和上海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是啊,蒋工别犹豫了,咱们……”
旁边刘锦涛和组织部的人也竭力地劝说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怎么还能管那些细枝末节的面子上的事情。
脑袋里快速地考虑了有两分钟,蒋行舟终于下了决定。
“那你们商量出一个具体方案,我去向市里打招呼。”
“好的。”刘锦涛为首的一伙人立刻放开手组织起来。
“小张,你文笔好过来起草文章……”
“我们在内容上要挑选冲击力大的部分,说法也要好好斟酌,突出矛盾重点……”
“我们要先在网上发吗,不管要找报社还是电视台,重要的是我们要让百姓迅速注意到这件事。”刘工提醒道。
“对了,我们能不能找来上次那个来采访的杨记者,报纸、网络她都有渠道,这方面她这样的业内人士才是专家。”
朱铁成突然想起了那个泥滩上晕倒在他面前的记者,她不就是媒体中人吗,怎么弄能抓住大众的心理、博人眼球,有她的帮助会轻松很多。
“老王,你去联系一下,除了新都报,其他报社和电视台的人也都要联系到。”
说干就干,公司上下全都发动起来,联系媒体的,网上发文章的,联系有关部门关注的,旋风一般忙碌起来。
很快大大小小的报社记者、电视台记者都被邀请至此,了解情况、撰写文章,一场舆论战就此打响。
可是这方面朱铁成同样插不上手,只能干些沏茶倒水、递送材料的工作,在挤满了人的会议室中来回穿梭,忙前忙后。
两个多小时后,看到杨记者终于指导完小王在网络上的文章,朱铁成倒上一杯咖啡走过来。
对方是他在这些人里唯一的一个熟人,不打个招呼他也太没有存在感了。
“杨记者,忙完了?”朱铁成在她背后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