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八仙过海
在断案上。
庞籍是有实力的。
这一点韩亿也承认。
否则他这个咸平五年(1002年)的进士,怎么能比庞籍这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的人官位还低呢。
当然也是因在他官运上升的期间。
有人诬陷他长子韩纲收受贿赂,他亲自请求查案,查清楚了后,依旧被降职的缘故。
这并不是他的长子是白莲,实则是韩纲性苛急,甚至以后都搞出来兵变的事情来,坑爹的很。
韩亿是宰相王旦的女婿。
王泰又与他次子韩综相好,自是详细的与他汇报了有关宋煊全部消息。
故而韩亿比庞籍了解宋煊多的多。
若是韩亿想要升官,还得这趟差事,与庞籍相互配合把此事办妥当了。
要不然只有庞籍离开大理寺,这个寺丞的位置才能由他补上。
方才庞籍说了解好的案情有漏洞的话,让韩亿陷入了深思。
“兴许这并不是宋煊的问题,其一要抓住凶手火眼狻猊,其二,还是要询问窦文兄弟。”
宋煊说的对,光听顾子墨一人之言,他连个来往的书信都无法提供。
可见窦家早就防备了此事出现意外。
庞籍也是点头,对于这件棘手的案子,也是叹了口气。
二人说话间就到了贡院,倒是没有进去,而是请曹利用出来,有事要禀报。
因为这种贡院,他们这些没有被纳入名单的官员,是不能随意进入的,免得出现什么不好的风评。
曹利用从门口出来,瞧着庞籍二人,待到他们行礼过后,才开口:
“案情查清楚了?”
“回曹侍中的话,倒是还没有查清楚。”
曹利用得知了宋煊的中试结果,并没有什么好心情,他皱了皱眉:
“哪里没查清楚?”
“窦家杀人灭口这件事的动机,没查清楚。”
曹利用当即反应过来,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盯着庞籍:
“你的意思是宋煊他一个受害者,也有问题?”
庞籍再次行礼:
“下官只是认为案情没有查清楚,并没有说宋煊有问题。”
但是庞籍却从曹利用的话语当中听出来。
他要偏袒宋煊的意思。
窦家与曹利用也有纠葛吗?
还是宋煊与曹利用之间有纠葛?
要不然宋煊面对自己的盘问,不仅不慌乱,竟然能够侃侃而谈,还大胆反唇相讥。
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学子能够轻易应对的场面。
可宋煊自幼家族便没有什么依仗,唯一的有点关系的,便是今年科举“双蛋黄”的宋氏兄弟。
毕竟一个是实力第一,另外一个则是因为太后点的第一,也算是传为一段佳话。
那都是乡下老头往自己脸上贴金吹嘘的,可不一定真有亲戚关系。
这种家庭是培养不出来宋煊那胆大包天的性子来的。
所以庞籍一直都在怀疑,宋煊是搭上了应天府知府晏殊的关系。
可曹利用却直接跳出来了,他来宋城应该不是第一次出公差。
上一次窦臭自杀身亡的时候,他便来了。
那个时候曹利用是不是就看上宋煊了?
这小子的脾性倒是挺容易让人欣赏的。
尤其是曹利用这种武夫,宋煊的脾性就更对他的胃口了。
再加上曹利用虽然处事公正,但只要是他认为的自己人,那就极为偏袒!
庞籍再仔细思索,宋煊相貌堂堂,且身条也不错。
夸他一句大宋人样子也不夸张。
光是长相就能讨得曹利用的欢喜,再加上他在读书上颇有天分,将来中进士也极为可能。
大宋榜下捉婿是非常疯狂的!
一般来说,进士开榜那天,10个榜上有名的,有9个都会“名有主”。
因为他们已经被前来择婿的老丈人们包围了,而剩下那1个,要么已经娶妻了,要么早就被别人预定了。
得益于黄巢的操作,长安挥刀杀了三天三夜,门阀制度被强有力的破坏了。
在北宋,登科及第成为广大学子的晋升门路,朝廷要员,大部分都来自科考。
所以官僚们、地主富商们为了家族地位能够巩固,兴旺发达,自是要把宝压在这些新贵上。
可新科进士就这么一点,人人都想抢,有没有共享女婿的存在,自是“女追男倒追现象”大规模出现了。
为了得到金龟婿,老丈人们通常不要聘礼,反倒准备丰厚的嫁妆以及自己的关系来为新姑爷铺路,就怕他不进门。
但依旧是僧多肉少。
所以就出现了榜前择婿的戏码。
这叫抢占先机、规避榜下的激烈竞争。
但这样风险也不小,提前预定的女婿,他考不上还是个相当大的问题呢。
甚至考上了,人家男方翻脸不认人。
自是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儿,对自己前途更有利的丈人家。
上岸第一剑很轻松就挥舞出来了。
你总不能阻止我奔向更好的人吧?
当然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名相李沆看中了王曾,毫不犹豫的把女儿嫁给他,之后王曾中状元,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
还有寇准、晏殊以及王安石等人,全都是榜下得良婿。
而范仲淹等人也是被人捉婿的。
故而庞籍猜测,曹利用他为了巩固自家能够继续兴盛下去,兴许就想要提前预定宋煊这个进士种子当女婿,才会如此偏袒他,否则说不通。
因为庞籍知道曹利用的几个儿子确实不争气,所以想通过找女婿来维持自家家族的荣耀。
这种政治联姻,实属正常操作。
殊不知宋煊自幼便是胆大包天,他又与庞籍官职高的人,嬉笑怒骂的。
故而庞籍在宋煊面前,想要施展出什么大宋官员的威压来,根本就没有用。
宋煊早就见识过更高级别的所谓官员的“官威凛凛”,连狂妄自大没把他放在眼里的翰林学士窦元宾都遭了他的算计。
韩亿却没有听出来曹利用在偏袒宋煊的意思。
主要是他通过王泰的描述,宋煊此人平日里见到应天府知府晏殊都没有什么畏惧之心,甚至还敢赤果果的威胁应天府判官,更懂得借力打力。
再加上王泰当日嚷嚷的,家父配享太庙,在京城也有些关系,能够保你。
宋煊又是受害者,他也不需要害怕什么。
甚至代入宋煊,朝廷是为他做主的,他如何能不高兴?
当然了。
这个信息韩亿并没有共享给庞籍。
他们二人一同出来办差。
难不成更早中进士的韩亿,就甘心为庞籍铺路吗?
他也想要表现证明自己的能力啊!
韩亿也与曹利用说了自己的见解,要审问窦家以及全力抓捕凶手,方能来回印证。
否则庞寺丞说案情不清楚,也只是猜测,并没有实际的证据。
“不愧是王文正公的女婿。”
曹利用这才点头:“还是你做事懂得实际,并不是像某些人似的,靠着臆想断案。”
王旦谥号为文贞,但是为了避讳(赵祯),所以改成了文正。
在宋仁宗以前,“文贞”为最高等级的谥号。
宋仁宗以后到明代,“文贞”成为仅次于“文正”的谥号。
庞籍对韩亿的这番说辞并没有过于在意,他也明白这位同僚也有一颗想要进步的心!
反正曹利用他也无法管控官员的升迁。
自己也只是秉公查案,最终结果还是要朝廷里的相公们定夺。
曹利用既然从贡院里出来,也就不在回去。
而是直接回应天府衙,仔细看一看他们询问宋煊以及顾子墨的所有对话,方好在心中做一个评判。
驿站当中。
高遵甫弓着身子给杨怀敏行礼。
虽说如今是是内侍高居简掌管皇城司,可谁不知道杨怀敏才是皇太后的头号心腹。
“给咱家说说吧,对于顾通判当街被刺之事,你了解多少?”
杨怀敏手里捏着茶杯盖子,兰指翘起。
高遵甫脸上流了许多汗出来,实话实说那就得罪了陛下。
不实话实话,就得罪了太后。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到底该怎么说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关键陛下那里也没有确信的消息传来。
高遵甫依旧弓着身子,不敢搭话。
杨怀敏啜饮了一下茶水,慢慢的放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