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掌管制造局,自己又是织锦大师,这位南阳公主脱离了萧宝夤这个累赘后,不需要用自己的私房钱去资助他,日子是越来越好。这倒不是贪污什么的,南阳公主亲手织的锦,无论是在永乐城还是洛阳,乃至于建康和西域诸国,都是能卖出天价的!
如今她又吸收了蜀锦的织造技巧,无论是织布速度还是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
南阳公主也许是为了积攒功德,也许就是心地善良,隔三差五她就会在成都布施,这也是她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织女娘娘的原因之一。
甚至有的百姓都要为她建造生祠,当然这个被南阳公主严词拒绝了。
南阳公主要行善积德,侯景自然应了下来,在一定程度上,侯景也要感谢南阳公主。
正是因为南阳公主的好名声,算是冲抵了侯景的部分恶名,让蜀地百姓开始接受关中的统治。
侯景也有意无意在强化蜀地百姓对南阳公主的好感,甚至市面上有些关于南阳公主和苏郡公的流言蜚语,也有侯景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送走了南阳公主的家令,侯景也等来了杨甲的使者。
见到使者送来的信,侯景看到杨甲歪歪斜斜的汉字,忙了一天的侯景实在是“不忍卒读”,他将信丢给了身边的陈霸先。
陈霸先将信的内容读了一遍,好在杨甲的文化水平有限,信上倒是没有废话。
杨甲来信就四个字——“要兵要粮”。
明明已经升任巴郡太守,但是这个杨甲却将巴郡的治所从江城(重庆)迁到了白帝城,日日夜夜都想着夺取夔门。
侯景对着陈霸先骂道:
“这个杨甲,就天天盯着夔门!他也不为本都督想想,益州如今没粮了!”
陈霸先有些绷不住,当年你侯大都督在益州横冲直撞的时候,也没为了苏郡公想一想啊?
那时候政务堂隔三差五快马急令,要求侯景不能轻易开战,但是侯景还不是打了白帝城?
如今侯景当家了,也知道柴米贵了,这又勒令杨甲不要轻易开战,真是天道好轮回。
侯景骂完了杨甲,他同样也头疼。
在今年秋收之前,益州是没有粮食打仗的,而今年很多地方都被郡公优免了赋税,恐怕也收不上来多少税收。
即使过了秋收,也不可能再打白帝城这样的大仗了。
侯景也很头疼,他也想要夺取夔门荆门。
夔门荆门控制在敌人手里,就扼住了蜀地贸易的咽喉。
苏听泉打起了湘东王萧绎王府的旗帜,混在来往荆州和益州的商队中,倒是卖出去不少东西。
如今益州和荆州的贸易,甚至要比当年益州在南梁控制下的时候还要繁荣。
大量益州的商品,都被船只运送到荆州,他们打着湘东王的旗帜,守卫夔门的王僧辩不敢阻拦。
但是这些货物运送到了荆州,赚到了钱之后,要重新运回益州就困难了。
夔门荆门守着长江水道,水流湍急,如同一个单向阀门一样,上游的船很容易进入下游,但是下游的船要返回上游,就很费劲了。
特别是装满了粮食的运粮船,吃水深,船身重,想要回到益州必须要靠着陆地上的纤夫拉纤才行。
王僧辩曾经上书湘东王萧绎,认为益州和荆州的贸易是在资敌,要求关闭夔门,禁绝贸易。
萧绎当然是不同意的,他是王僧辩的上级,王僧辩只能任由那些悬挂着湘东王府旗帜的船只往来于三峡。
但是作为实际上的军事主官,王僧辩也有自己的权力。
最简单的,就是他以三峡关防为名,禁止在三峡地区拉纤,算是阻止了荆州的粮食回流到益州。
对于这,湘东王萧绎也没有任何办法。
南北朝时期,武人的地位虽然名义上不高,但是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和体系。
在秦汉时期,文武本来就是一体的,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甚至在汉初都有无军功不得封侯为相的规定。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武开始分野,再经过魏晋时期士族的集体阉割,从北府军开始,皇族和士族都要通过将领来控制军队。
离开了王僧辩,萧绎都没有人给他看守荆州门户。
所以萧绎就是对王僧辩再不满,也拿他没有办法。
面对苏听泉运送回来的书籍、珍宝,侯景也只能这些贵重品送到永乐城。
可自己要的是粮食啊!
侯景对身边的陈霸先说道:
“伱亲自去一趟,今年秋收之前不可开战,除非杨甲能让士兵不吃粮就去打仗!”
陈霸先只能低头说道:
“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