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对于负责整个海北镇工业生产的陈大明来说,这几个月的日子他为了保证这座反射炉的日常运转忙得不可开交。
反射炉确实是一次工业技术上的大革命,有了反射炉以后海北的工业就不止是上了一个台阶,而是上了好几个台梯,甚至连带着木炭在海北工业中的主要原材料地位都因此大幅下降,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焦炭问题。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喂饱一座反射炉并让他不停工,必须向他源源不断地提供海量的煤、焦炭与铁矿石、生铁。
在反射炉开工之前,大家虽然有过一些相关的预测,但是柳易容亲手设计与建设的这座反射炉实在太成功了,陈大明可以说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让一些小铁厂暂时停工待料,但仍然不能喂足这座反射炉的惊人胃口。
换句话说,反射炉的生产能力太强了,生产成本又太低,强到了陈大明已经无法理解的程度,有些时候是铁矿石与生铁严重不足,有些时候却是朝鲜与山东运来的煤与焦炭数量不足,为了保证反射炉的正常生产,现在陈大明已经到了焦头烂额的地步。
陈大明知道自己这个位置来之不易,事实工业生产的事情是柳鹏亲自在抓,陈大明主要是一个办事员的位置而已,但是他能得到这个重要的位置还是柳鹏看是他是龙口老人而且忠实可靠的份上,不然他这辈子只是一个吏员而已。
焦头烂额的不仅仅是一个陈大明,整个工业部门与经济部门都在为这件意料之外的烦恼而焦头烂额,虽然海量低价优质低碳钢与铸铁的量产是一件如此喜人的事情,但是保证材料的供应让他们操碎了心,很多时候他们必须离开海北镇的控制区进行采购。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部门很快提出了进一步的扩张方案,他们觉得在山东境内建设更多的反射炉虽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保证龙口这座反射炉的持续生产,因此海北军的脚步不仅仅是局限于山地一地。
北直隶与南直隶就是最好的目标,他们甚至提出了“一寸钢一寸血”的说法,主张在山东占据几座工业部门一听到就要流口水的大型矿山,很快他们的想法转移给工场主与商人,再次掀起了一次主动请战的大潮。
煤!铁!更多的煤与铁,这是现在海北最需要的东西。
而伴随第一批国产橡胶的试割,海北官民的主战情绪再次沸腾起来,谁都知道煤与铁或者可以在海北军的辖内之内,但是橡胶的种植却绝对不能在海北镇控制范围之内解决。
即使柳鹏已经确定了大致时间,只是更让柳鹏意想不到的是朝廷裁撤驿递的进步比想象中要快得多,而且还要激烈得多。
在历史上,要等到崇祯二年的五月,大明朝廷才正式下达了裁撤驿递的圣旨,但是在本时空崇祯二年正月没过多久,大明已经对驿递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
当然节省的经费更多,根据柳鹏从京里得到的情报,一年可以省下来上百万两银子,对于一直处于财政破产危机的大明王朝,这无疑就是饮鸩止渴,但似乎能取得短期效果。
接着杨广文就向柳鹏传递进一步的明确消息,这些严厉的措施已经逐步落实下来,不管是南直隶还是北直隶,现在驿递系统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过去中央财政这么甩包袱之后,地方政府往往是被迫接手维持。
只是地方财政已经破产根本无力接手,因此大明的行政效率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只是更让人意外的是陕西的民变因为这次驿递改革一下子就被点燃甚至大爆了,官军不但打了几场败仗,而且很多驿夫甚至驿站里的吏员都加入起事的大潮之中。
虽然普通的海北官民并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样的意义,但是海北镇的最高层最觉得柳鹏的判断再次得到正确的结果,因此立即加快动作。
只是对于孙元化来说,这是最糟的局面。
朝廷让他来提督山东军务,但是他却是一筹未展,虽然接手了山东诸支营兵、卫所军、新军,但是可靠、可战的军队极其有限,因此他立即询问道:“周内使,你有什么办法没有?临清实在可惜了!”
第1043章钢铁与煤
-
第1043章钢铁与煤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