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轻而易举折服了汉宣帝。
其实,归根结底,折服他的,不是我,而是自夏建朝以来中国两千年的权谋史,那些我所知道的有关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历史故事。
一直以为,在权术谋略这方面,整个人类古代史,我们中国要是认第二,便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排第一。只一部孙子兵法,就够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外琢磨几辈子的了。
而我不过是举一反三,做了一个总结,然后根据宣帝的实际处境,量身打造了一套作战方案。
顺便说一句,我的历史之所以烂得糊不上墙,并不是我对历史一窍不通,而是七窍通了六窍。我只对那些历史人物铲除异己的手段感兴趣,却从来不记他们的名字和年代。可该死的历史考试,却只会考那些家伙他们姓字名谁、出生在何年马月。
宣帝还在感慨,感慨我要是个男的,该有多好。我要是在朝堂上谋得一官半职,他一定会如虎添翼,而我将来的前途也一定不可限量。
我对他的假设意兴阑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古来不变的真理。司马洛的下场,我还没看够吗?
想到这个名字,仿佛突如其来一阵风自枯井上刮过,扬起井底些微尘土,乱乱纷纷,迷了眼睛。泪,在眼里蠢动,空中落下雨珠,试图滋润那干土,却只是徒劳地翻搅起痛苦的泥浆,将藏匿在暗处的伤痕累累bao露在阴沉的天光下。
我不要再经历这无休止的磨难,所以,我宁愿选择,永远干旱,把那雨连同那个名字,永远驱逐出我的天空。
压下泪意,收回冥想的心神,发现宣帝盯着我看,若有所思地研究,迷惑而略带忌惮。
他问我:“子服,你今年多大了?”
“回陛下,子服已年满十六。”
“十六?十六!”他的中指有节奏地叩着案桌,一下,两下,三下,骤然停住,骤然发难,精光陡现。“以子服的年纪与阅历,不该有这等心机。子服的聪明,尽数朕朝中文武众臣,无人能及。”
他在叹息,但眸中精光更盛。“子服,朕该拿你怎样?像你这般聪明的女子,朕不得不佩服,但佩服之余,却是如芒刺在背,不寒而栗。”
什么意思?他这是对我动了杀机吗?因为我的心计深过了他?他怕我总有一天,会拿这心计来害他吗?看吧,这敌国还灭呢,皇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除掉我这献策的谋女。
天子的心,世上最无情的所在。
我说:“陛下似乎忘了,陛下今年也只是刚及弱冠,比子服大不了多少。而子服的心机,比起陛下来,又算得了什么。子服的命都捏在陛下的手里,又怎会成为陛下的芒刺?”
这应当是一个令宣帝满意的答复,眸子里精光泯灭,变得柔和,柔和而感伤,好似贝多芬指挥棒下那迷人的月光曲。
“或许,子服的这根芒刺,不是刺在朕的背上,而是刺在了朕的心里。”
极其动人的情话,从一个刚刚还想杀了我永绝后患的人嘴里说出来,讽刺之极。
耳畔那柔和的感伤依然继续,月从那高处不胜寒的地方降下来,降到了深潭的中央,那深潭里映着我的影子。汉宣帝就那样一眨不眨地望着我,专心地,小心地,低声下气地。
“子服,朕再问你一次,你真的会为司马洛拔钗自尽么?”
只可惜,那幽幽的一潭绿水,不能随着眼波流转,从他的眼里,渗到我的眼里,渗到我的心上。
我避而不答,反将他一军。“陛下,倘若子服真的拔钗自尽,陛下会因此而牵怒到子服的家人么?”
潭水猛地一震,失了平和,碎了月的形,碎了我的影。我站在下方,不动声se地欣赏着,欣赏着汉宣帝由柔软红润到僵硬铁青、又从僵硬铁青转成无力苍白的面色。
最终,他苍白着面色,长长地叹息“此次,朕重重地伤了子服的心,是么?”
我对他嫣然一笑,笑得能有多灿烂就有多灿烂,躬身行礼。“陛下早些歇息,子服告退。”
不等他首肯批准,我已经自顾自地转身向外走去,汉宣帝的声音追着我的脚步“子服可知,你何尝不是重重地伤了朕?”
我置若罔闻,径自地出了书室,关上门,把他的声音关在屋内,隔绝在我的世界之外。
刘病已,要比无情,我绝对不会输你。我从出生开始,无情了三十年,原本我可以无情到底,却在这个见了鬼的朝代、见了鬼的皇宫,一时不慎叫鬼迷了心窍。不过,从此以后,不会了,再也不会了。
正这样想着,我看见了那个迷了我心窍的人。司马洛,在我离开宣室回祥云馆的半路上,立在天尽头那弯凄清惨淡的下弦月下,等着我。
给读者的话:
呵呵,今天更新结束了,筒子们有空帮我送点分送块金砖,再留个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