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果考核过关,人才补贴才会继续发放。
当然,在王浩然的主导下,盘古科技公司其实也一直都在致力于从全世界尤其是鱿洒挖高端人才。最高端的挖不来,那中不溜的也可以。
这些人才,有不少都是二代甚至是三代华人,还有从蛙那边过去的。
…
徐志德是一名归侨科学家。
他是前年回的国,在回来之前,他本人是哈佛电子学院的一名教授,顶级集成电路专家。
其实,龙人在集成电路这一领域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
鱿洒很多集成电路方面的专家都是华人。
徐志德原本在鹰这边做科研教学也是风生水起,他在集成电路方面,也做出过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大大推动了集成电路的加速发展。
徐志德踌躇满志,希望能够大干一场。
但就是这个时候,他遭到了一场横祸,他竟然被抓了,他所有的科研资料都被查扣,还遭到了审讯,
徐志德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后来,徐德志才知道,自己的这场遭遇,纯粹是因为盘古科技集成电路突飞猛进,鹰竟然怀疑科学家转移成果回国。
虽然经历了一番搜查审讯之后,徐志德并没有被查到什么,可他从此也被打入了另册,科研经费等全面下滑。
也就是这个事情让徐志德开始关注龙的集成电路发展。
他是二代侨民,原本其实跟龙已经割裂很久。
他之前就从没有去认真了解过遥远东方的故乡。
直到自己遭遇重挫,他这才震惊地发现,故乡巨龙似乎又要腾飞了。
再后来,徐志德就发现,ibm的电脑,搞了半天只是盘古电脑换了个标,从操作系统到处理器等核心科技,全都是盘古科技的。
徐志德研究了ibm的处理器,他震惊地发现,制程早就突破了纳米,甚至可以达到100纳米以内,大概65纳米的样子。
而徐志德自己了解到的,西人最先进的芯片制程,这个时候不过才1微米!
这对徐志德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他最终决定一定要回去看看,如果能够回去做研究,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徐志德当然还非常的担心:自己回去得不到信任。
而且,他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什么的,回去之后貌似也没有什么优势。
但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下定决心,先选择了全家去港岛旅游。
到了港岛之后,他突然办理手续,直接回了国。
徐志德回来之后,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他最先被安排在了盘古科技公司担任科研人员,给了他科研任务让他去做。
徐志德发现,这里的实验室,实在是太强大了。
实验室里的科研设备全都是全球最先进的。
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加上他足够聪明勤奋努力,他很快就完成了科研任务,获得了表彰。
徐志德原来以为,他回来之后,收入一定会大幅度下降,但是,实际上呢,他的收入不仅没有降,而且还略有提升。
经过全面系统的对比,徐志德终于得出结论:龙这里才是最适合搞科研也是最重视科研人才的地方。
如今,他在盘古已经工作了一年半还多点的时间,徐志德已经决定,要把余生都献给龙国的科研事业。
1983年的新年伊始,徐志德接到了王浩然的邀稿,希望他谈一谈当自己当年的遭遇,同时对比一下鱿洒和龙的科研方面,看看谁更善待科研人员。
徐志德接到这个邀稿,他是感慨万千啊。
因为,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再次被他回忆起来。
徐志德连夜写稿,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
与此同时,盘古科技这边有十位归国的各领域科研人员都写了稿。
故事不同,遭遇不同,但是,对比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的。
那就是:龙国的科研环境、科研人员的待遇、实验室的先进性等等方面,都是不比鱿洒差的。
甚至,龙国这边更人性化,对待科研人才也更好一些。
两天的时间,十篇约稿就都来到了王浩然的案头。
王浩然看完稿子之后,他非常的满意。
他便把这些稿子的情况打电话简单告诉了一下陈思朗。
陈思朗听了之后很是高兴,让王浩然尽快把稿子传过来。
于是,王浩然就把这10篇文章交给了人民报的总编陈思朗。
陈思朗看了一遍王浩然交过来的稿子,内心感叹不已。
他心想,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这十篇稿子足以把比尔耶伦的那篇文章的滤镜给打个稀巴烂。
于是,1983年1月18日这一天,人民报刊发了比尔耶伦的文章以及十篇归国科学家的文章。
这差不多就相当于一个论战了。
比尔耶伦是反方,其他现身说法的科学家是正方。
比尔耶伦那篇谎话连篇美化鱿洒善待人才的文章遇见这十篇现身说法的文章,简直就是挨了十记响亮耳光。
这一天的人民报被全国人民广为传阅。
龙国学界自然是要组织学习的。
看完十个归国科学家的故事,就没有人不骂的。
“太卑鄙了这些不要脸的东西!”
“如果不是有科学家现身说法站出来打脸,我还真有可能相信了比尔耶伦的谎言。”
“哈哈!比尔耶伦处心积虑搞这么一出,结果呢?还不是被狠狠打脸吗?”
“太惨了,比尔耶伦已经破产了。”
这就是宣传的力量!
如果你面对对方卑鄙无耻的进攻,不去反击它,那么,你就不能揭穿它的谎言,最终让它露出丑陋的小尾巴。
比尔耶伦自然是也得到了通知,他的文章将会在1月18日刊登。
得到这个消息,他高兴坏了。
他特别去跟报纸那边核实,确保自己的文章不被修改。
只要不改,那么,他的文章就一定可以搅起风雨,弥补之前的失分。
于是,1月18日这一天比尔耶伦就早早地去让人到街面上购买人民报。
因为,比尔耶伦订阅的人民报每天要到8点左右才送到。
而市面上的报纸则是早上6点左右就开始卖了。
报纸买过来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翻找。
他发现,今天的人民报好像多了四个版,比之前的要厚了很多。
比尔耶伦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署名的那篇文章。
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发现真的是一个字都没改。
但是,再往下看,他就发现了端倪:搞了半天,下面有批驳他那篇文章的文章。(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