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顾瑛又收集了许多佐料,试着调制出了十三香,十三香跟五香粉不同,各色佐调都是分开放的,保存时间也长,做卤菜或是煮火锅之类的菜用十三香最好,或许还是南北口味不同,家里顾瑛比较爱用十三香,而李氏跟虎生则更喜欢五香粉。
六伏天里,顾瑛养的小鸡有些发鸡瘟的前兆,幸好李氏发现得早,及时配了草药,小鸡吃了都没事,要不然说不定会连累村里其他人家养的鸡。
整个夏天里,顾瑛过得很悠闲,如今菜园子里各色蔬菜都长得很齐全,夏日天热,顾瑛有些不大爱吃饭,恨不得用瓜果替代了饭食,虎生也惯着她,知道她爱吃瓜果,满山去摘桃摘李,还特地到离桃源村很远的村里换了一筐小金瓜,只是不正经吃饭,不过十几天,顾瑛就瘦得很厉害,为此还被李氏狠狠说了一回。
虎生家先前用顾瑛那法子种的水稻已经抽了穗,厚厚一片的稻穗看起来着实喜人,先前村里还有几家有些迟疑,看了这收成,当下拍板,明年全部按照顾瑛的法子种田,甚至有临近村里听说后,特意跑过来看,顾瑛为免惹麻烦,对外统一说是虎生想出的法子。
转眼间,离秋收不到一个月,村里渐渐有人家在准备秋收了,顾瑛也想趁着秋收之前,将五香粉和十三香的调制方子卖出去,这回要往县里去,李氏将家里的鸡托付给刘二叔,也要跟着一起去,早两天前,虎生跟人家借了小石磨,顾瑛将五香粉都磨得很细,李氏这回特意杀了一只鸡,虎生往山里去打了一只兔子,又到别村去换了人家早熟的花生,拌了一个五香花生米,五香鸡,五香兔,并一个五香鸡蛋带上。
往县里去的头一天夜里,家里吃了夜饭,顾瑛跟虎生还有李氏坐在院里乘凉。李氏问道:“瑛娘,你这个五香粉和十三香你打算卖多少银子?”
顾瑛笑着说:“五香粉卖六百两银子,十三香方子简单一些,就卖三百两银子。”
李氏一听倒抽一口凉气,他们家一年的吃穿嚼用也不过是二十两银子,就这么两张方子卖这么贵,岂不是有些狮子大开口?便是连虎生也有些发愁,他说:“这么多银子,人家会买么?”
顾瑛笑了笑,说道:“试试呗!”这也只是她初步定的价钱,如果人家不接受的话,她是可以让步的。
李氏还是有些担忧,顾瑛又安慰了她一番,说道:“这些做生意的,都是跟人精似的,断断吃不了亏的。”李氏一想,似乎是这么个理,于是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日,李氏等人都起了个大早,简单吃了早饭后,虎生套马车去了,现如今家里有了代步的牲口,也不必再到别家借去了。
虎生帮着顾瑛把五香鸡等物搬到板车上后,见他娘搬着好大一筐蔬菜出来了,里头都是菜园子出的黄瓜,茄子,豇豆的,于是问道:“娘,你把这些带着干啥?”
李氏说:“咱们能这么便宜买下这匹马,多亏了你说的那个鞑子人,听说他们那里不长这些蔬菜,娘把这些带着到县上去,若是见到他,送给人家尝尝鲜,横竖家里也是吃不完的。”
虎生说:“娘,现在这些瓜果蔬菜正当季,人家要吃,几个大钱能买一大堆呢!”李氏瞪了虎生一眼:“买来是买来的,这些虽不值钱,也总归是我的心意。”
虎生见李氏坚持要带去送给桑奇,只好搬到板车上,好在板车够大,并不占多大的地方。关了院门后,虎生赶车,李氏跟顾瑛两人戴着草帽坐在板车后头。
一路上三人说说笑笑到了县里,仍是跟先头一样,先找了客栈投宿,虎生叫李氏和顾瑛在屋里先歇息,自己往鞑子人做买卖的街上去找桑奇,只是桑奇不在县里,他又去打听了一个叫洛巴的人,这才知道前日桑奇回了坝上,只怕到明日早上才要往县里来。
次日,虎生等人刚梳洗下来,便见客栈楼下一个人正在跟掌柜的说话,仔细一看,只见那人正是桑奇。
桑奇也看见了虎生,他连忙走了过来,说道:“我听洛巴说你们来了,一大早就往这里找你们呢。”
虎生笑了一声,说:“好些日子没见,你汉话说顺溜了不少哩!”桑奇大笑了两声;“天天跟你们汉人打交道,汉话能不好么。”
虎生招呼他坐下后,桑奇跟顾瑛打了招呼后,他转头望着李氏问虎生:“这位大娘不在是谁?
”虎生说:“这是我娘。”桑奇便站起来又跟李氏问了一声好,这才坐下来跟大家说话。
顾瑛问桑奇;“你现在做的是啥买卖,还是绣品一类的吗?”
桑奇说:“没呢,我听了你的话,我那边坝上的人要啥,我就卖啥,如今做了一段日子,也赚了几个钱,已经雇了一个人,专门跟我一起进货,这几天坝上有位老爷,家里嫁女儿,正托我给他买一批瓷器呢。”
虎生便微微皱起眉头;“我听你的意思,你这买卖似乎各行都要懂门道,要不然进了不好的东西回去,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