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这在后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主要是因为它跟三国时牛人诸葛亮挂上了钩。此时县城中几乎无可用之兵,这与诸葛老兄当时的情况也极为相似,因此东子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了这一计。
只是,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没有听说过空城计,初闻东子此言,都是疑惑的望着他,那华衣老者道:“何为空城计,还请先生明言。”
东子略一沉吟,缓缓的道:“此刻城中无可派之兵,而盗匪势力远大于我等,守城是守不住的。”
郭城守与华衣老者都是点了点头,他们自然明白,仅靠一百老弱之兵怎么可能守得住千人盗匪团伙。
“既然守不住,只能兵行险着,靠奇计惊退盗匪。”东子淡淡的说道,见两人都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继续道:“盗匪攻城之日,只管将城门大开,约束百姓不得上街,将老弱之兵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两位可在城门之上饮酒畅谈,将那盗匪视作无物,或可将那盗匪惊走。”
这话一出,两名老者都是面面相觑,郭城守急忙道:“不行,不行,这太过冒险,你不知这位候……大人的身份,他身份尊贵,万万不能冒此大险。”
那华衣老者眉头紧皱却不说话,显然对东子这个计策也并不太认同。东子略一思量,自己也觉得这个计策并不妥当。此计虽妙,却也要看对手是谁,由谁来施展。当年诸葛亮此计得售乃是有着诸多原因,首先是因为司马懿本就是一个小心谨慎之辈,再加上诸葛亮素以智谋闻名,人人对他有畏惧之心,看到他在城头弹琴谁都不敢造次。正如司马懿所言,诸葛一生唯谨慎,怎么可能大开城门任由我们进去?必是有埋伏等着我们!
所以说,他诸葛亮用此计可行,但陈明东用此计却未必能行。
但是,既然说出此计,如果就这么收回来不是被人小瞧了?东子脑中极速飞转,竟给他想出几条配合的计策来,胸有成竹的道:“仅空城一计或者难以惊走盗匪,但我可安排下连环计,料想惊退这千余盗匪不算难事。”
两名老者都拱手为礼,道:“愿闻其详。”
东子呵呵一笑,淡定的道:“一为疑兵之计,立刻张榜重金招募不畏生死的民勇,有马匹的更好,能招募几人算几人,埋伏在城外,并准备十面大鼓,十桶菜油我自有安排。”
“二为引蛇之计,那千余盗匪仓促成军,想必攻城器械不会太多,我们大开城门,却在城门口狭隘的地方设置陷阱,并选派五十名相对强壮的士兵当关,任他千军万马起来,也只能两人并行通过最好,这样三十名士兵分为几队轮流上阵,七十名士兵只管在后面抛射弓箭,想来必然能抵住那群盗匪,就算看情势不对,到时再安排士兵护送两位大人出城也来得及。”
“疑兵!引蛇?”郭常慢慢回味这三计连环的安排,过了半晌才缓缓点了点头道:“仿佛可行,但不知具体如何实施,有多大的风险?”
东子淡淡的看了这城守一眼,缓缓的道:“具体措施、临场应变乃是领兵将领的职责,恕在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至于风险么……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怎么可能没有危险。况且敌方兵力十倍于我,能不战而退人之兵方是上策,除此以外,在下也想不出有什么方法可以凭借这一百老弱之兵抵挡盗匪。”
说罢,东子起身道:“两位大人,在下书信已经送到,如无其他吩咐,这便告辞了!”
“慢!”郭城守起身道:“先生既然提出此计,不知可敢领兵退敌!?”
东子奇道:“城守大人下属中自有将领,何需我来领兵退敌?”
郭城守苦笑道:“小小县城有什么将领了,本城守身兼军政大权,但实不相瞒,平时维护治安倒还罢了,但要领兵作战可是一窍不通。”
这郭常倒也诚实,明说自己不会领兵打仗,说着又道:“我看先生有勇有谋,不知敢否领兵退敌。”
东子心下一动,要说他穿越前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根本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但今日不知怎地,心中总有跃跃欲试的念头,一是为了趁此机会给基地中的士兵一个合法的身份,二则是看多了历史上名将的风采传说,潜意识里竟然生出想要一较高下的念头来。
正是这两个念头的驱使,东子略一犹豫之后便点了点头,道:“蒙城守大人器重,在下必不辱使命。”
郭常大喜,吩咐侍女送上赤金雕兽双耳酒樽,亲自为东子斟满,举杯道:“愿先生妙计得售,保我县城平安,请满饮此杯。”
东子原本不擅饮酒,但此时此刻却容不得他拒绝,只得双手接过,闭目喝下。但谁料这酒入喉并不显得辛辣,反而甘美异常,只是略略有一点酒精度,但这等度数怕是来是十杯、八杯都不是问题。
东子这才知道,原来古人所谓的酒跟现代的酒大是不同,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古代的这种酒多谢,仿佛像饮料一般,而且还有助兴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