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许多水利官供词来看,无论是修建漳河,还是开浚二股河,是必然需要征召劳役和破坏一些百姓的良田,而在朝廷下达的政令中,也给予其权力,但并没有约束程都监征召多少劳役,也并没有约束程都监可以征用多少良田。
同时,在《宋刑统》中并没有针对重要河防工事,给出一个具体的判定。”
蒋之奇问道:“我听说张检控非常擅于利用判例,来完善律法,为何这回检察院并没有考虑通过判例来完善制度?”
张斐兀自笑着点点头道:“蒋御史言之有理,我们检察院也充分考虑过这一点。但是我们最终认为,这个判例,会严重伤害国家、君主和百姓的利益。
因为根据我们所查,程都监在这短短几年间,是不辞辛苦治理了河北各条河流,包括清淤、扩建堤坝等非常有益于河道建设的工事。
当然,在很多方面,他的命令确实值得商榷,也给很多百姓带去了苦难,但他都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果司法将此事整合成一个判例,并且判定程都监有罪的话,这将会导致一个非常恶劣的现象。
就是官员们都会变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为一个这么大得工程,是肯定会出各种问题的,就好比打仗一定会死人,如果司法认定这是有罪的话,换而言之,就可以提前判定每个治水大臣都是有罪的。”
蒋之奇道:“你这纯属欲盖弥彰,这有心和无意,很难区分吗?”
张斐问道:“那蒋御史认为程都监是有心挖掘百姓坟墓,还是无意的?挖了百姓坟墓,他能够得到什么吗?”
蒋之奇道:“但你不能视而不见,你应该赔偿百姓。”
张斐道:“说到这赔偿,我们也是认真审查过的,首先,关于征用和赔偿,都属地方官府负责,其次,地方官府也没说不对百姓进行赔偿,同时律法也没有规定,赔偿多少,又是否有期限。”
御史彭思言笑道:“这话听着都像似在狡辩。”
“此非狡辩。”
张斐摇摇头,“司法也不容狡辩,事实就是朝廷在这方面的规定,是非常模糊的,而司法不能光以对错来判定,而应该是成文规范来判定。”
赵顼问道:“那依张检控之意,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张斐道:“臣以为应该完善相关律法,比如说,可以推行法制之法,利用法律去捍卫百姓的权益。
而当百姓个人利益与国家政策相矛盾时,朝廷也应该写明规则,比如战争期间,朝廷征用民屋,又比如说天灾期间,官府是可以毁坏良田和民屋,以保全国家和大部分人的权益,但同时要规定清楚,将对百姓进行赔偿,数目多少,期限多少。
当然,朝廷可能也难以考虑周全,但这些都可以慢慢去修补,主要是确定能否征用,是否赔偿,赔偿数目,赔偿期限,等等。如此一来,司法官署就有法可依。”
赵顼点点头,“言之有理。”
司马光突然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光凭完善司法,是难以弥补这些漏洞,因为此事复杂的真正原因源于制度的缺失。
如果程都监事先就将一切关于劳役、田地、等等所有支出,都呈给朝廷,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臣建议完善这方面的制度,任何工事,都必须先统计好一切,最终再由朝廷裁定,而不能光提供一个建议,就贸然动工。”
赵顼轻轻点了下头。
王安石突然站出来,道:“司马学士可知道开浚二股河,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司马光道:“如此类事可以大家来商定。”
王安石道:“那永远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来,我认为需要二百人,你认为需要一百人,那将永远无法得出一个答案,到时又跟以前一样,什么事都办不成。”
赵顼立刻问道:“王学士对此有何建议?”
王安石拱手道:“在回答陛下这个问题前,臣想向张检控询问一个问题。”
赵顼点点头。
王安石又向张斐问道:“张检控,在那场听证会上,你为何选择几个巡河卒上来做供,而不是挑选水利官,据我所知,许多水利官也有很有经验的。”
张斐道:“这主要是因为水利官是有政治倾向,且要考虑许多人和事,巡河卒就不会有这些,他们只能如实说,而我们检察院希望得到最为纯粹的技术分析。”
“与我想得一样。”
王安石点点头,又向赵顼道:“陛下,治理水患,需要得是技术和经验,那么确定人力、物力,确定工事期限,也都应该以技术和经验为准。
正好事业署打算在大名府建立一所水利学府,召集天下英才,以求提高治理河道的技术。
臣建议,由河防大臣来提出计划,再由水利学府根据这计划,提供一份预算,朝廷将以水利学府提供的预算为准。”
刘述当即质疑道:“这水利学府可不是官署?”
王安石道:“在听证会上,韩相公有句话说得很对,必须朝野上下同心协力,可是我自问也难以与一些同僚达成统一的意见。借用张检控的话来说,水利学府也不会有什么政治倾向的,若大家都水利学府为主,那便可做到同心协力。”
韩琦笑着点头道:“王学士所言,甚是有理,老夫十分赞成。”
说着,他又偏头看向富弼,“富公以为如何?”
富弼隐隐瞪他一眼,旋即点点头:“这确实值得考虑。”
司马光很是郁闷。
水利学府属于事业法,是王安石弄得,不还是你说了算,你无非就是换了个壳。
你们真是太会玩了。
但这话说出来,好像就有些小心眼了,因为事业法又不是王安石私人的,那些闲赋官员,人人都可以报名。
赵顼点点头道:“都说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朕也想听听一些非官员人士的看法。”
韩琦又是高呼道:“陛下如此胸怀,真乃我大宋子民之福啊!”
吕惠卿、陈升之、曾公亮等人也纷纷出来,表示支持。
文彦博他们也陆陆续续站出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