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年货已经叫货车拉到了越秀,存货都放在桂春生报社大楼一楼的小间里,神通的桂老师还给她弄来一把钥匙,请保安对万云多多通融,后头万云要拿货的话,就直接骑车去这个临时仓库拉,不必一次次从珠贝村扛到摊位上了。
第一日出摊,万云在村口牌坊边上接上江曼,告诉她怎么坐车,下车后再走十分钟就到年货街了。
还有四十来天过年,现在的年货街,大多摊位才陆续开始搭架子,有些空位没租出去,显得有些疏落,不过等过十来天,这里一整条街就会全都搭满摊子,人流将挤得水泄不通,人与人之间,说话都要靠吼的。
万云和袁东海的小摊子已经搭好了,他们互相帮忙,各自搭了个接近正方形的摊子,只留出一个对着大街的口子,两边的摊位连在一起,用绳子和竹竿绑好,做出界限,再用报纸糊了作墙,顶上则是用透明的塑料雨布盖了两层,这样就算是下雨也不怕会淋湿货品了。
万云和江曼来得早,袁东海更早,因为他就睡在这儿了,三轮车放在他摊子里。
“万云,吃早饭了吗?”袁东海被她叫醒,打个招呼,又和江曼互相认识一番。
“吃了,你呢?”万云边和袁东海说话,边看向自己那个还未放任何东西的摊位,用手晃了晃,对其的稳固性表示满意,听袁东海说要去买包子吃,说,“你去吃早餐,我现在骑车去运货,要给你拿多少箱?”
他们的货都放在一起了。
“今天人应该不多,帮我把门口的三箱拿过来就行了,”袁东海打着哈欠,把三轮车开出来,又把钥匙递给她,“对了,街道的人说可以租放糖果的桌子,就那种折叠的,价格不贵,我给你要了六张,二十块,用到年三十,等会儿就去搬。别弄坏就行。”
“太好了,谢谢你,胖子!”万云笑得眼睛发光,又解决一个问题,“以后中午我们的饭就在你这儿吃了。”
袁东海还是把他的火炉和锅子给带过来了,卖干货也卖热食。
“好说。”袁东海朝万云招手,拎着裤子,操起毛巾牙刷,找附近的公厕洗漱放水去了。
江曼一直跟在万云的旁边,看她利利索索地干活,坐上三轮车,跟着去搬货,眼中染上一层佩服:“阿云,你好有经验。”
万云不在意地笑笑:“都是做惯了的事。”
两人搬了货,回到摊子前,先是在三面临时搭出来的“报纸墙”上,挂满了红色的春联,还往上挂了不少过年的小饰品,有些装了小灯泡的饰品,一开灯,闪闪发亮,新年的氛围就出来了。
除了这些,万云还进了一百本画着金陵十二钗的古典挂历,这些挂历画质华美,造型典雅,人物优雅,吸人眼睛,她一口气在身后的墙上挂满了十二本,把每一页的图像都展现出来了。
这两年流行《红楼梦》电视剧,这种古典印刷画正是好卖的时候。
在八十年代,印刷品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家里有一本挂历,是很了不起、很有面子的事情,用粤语说是好架势的,有些不那么发达的省市,甚至是只有“当官儿”的家里才有挂历,是可以当成体面的年礼来送的。
这些赏心悦目的长条挂历,是万云在张厂长那儿硬是抢来的,多了都没有,一本就定价二十块,绝不议价,卖完截止。
等袁东海把矮桌子搬来,铺好报纸,摆上框子,放上糖果饼干,整个摊位显得琳琅满目,钵满盆满。
万云小心地把林彩虹送的小年桔摆在桌上,挂满小红包,写了张纸皮放在花盆边上:非卖品。
半中午的时候,周围也有摊主陆续都来了,甚至还有去年见过的熟人,大家互相打招呼,互道恭喜发财,又悄悄摸摸地看看对家在卖什么,如果是跟自己一样的年货,就打听一下价格,大家看看平均一下,别相差太远了。
看到万云挂了半个墙壁的挂历,个个都走前去夸好看,有的摊主当场就掏钱要了一本,又有点后悔自己今年没有去进挂历,这东西好卖,也好赚。
万云租的这个摊子是二十平米的,四周围成棚子,人在里头十分有安全感,而放糖果的桌子和后面的报纸墙之间,则是围成一个“口”字形,中间留了条缝可供人进出,桌子底下都是装货的箱子。